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职业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出现各种问题和弊病,许多学者基于社会角色概念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仍然还可以运用分类归纳法、深入访谈法、扎根理论方法对辅导员角色冲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拓展性探究。通过文献研究,运用分类归纳法,提出辅导员角色冲突问题及其前因后果等方面的七个核心观点;再通过对辅导员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质性研究。最终,验证了其中的六个观点:(1)辅导员能力有限与动机不足同多种期望规范需求间形成外在的角色冲突;(2)工作内容泛化引发辅导员的角色认识模糊;(3)院校双管体制存在指令执行冲突;(4)当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过于求大求全,超过其自身能力极限;(5)辅导员角色冲突的成因在于学生观念转变与社会发展扩宽了辅导员工作范围和层级,主观认识的不足致使与客观实践失衡,而院校管理的失调与支撑系统的薄弱进一步加剧失衡;(6)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核心,明显的政治化特征约束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资料凝练出辅导员角色冲突模型。模型表明:第一,辅导员角色冲突的直接原因来源于期望现实矛盾、指令矛盾和认知模糊,其中期望现实矛盾与指令矛盾属于客观成因层面,认知矛盾属于观念成因层面。第二,辅导员期望现实矛盾和指令矛盾产生的核心原因是角色定位。第三,主观成因层面,辅导员角色冲突的第一因源于职业归属与能力不足,且能力不足的效果会因为角色定位的作用而增强。第四,客观成因层面,辅导员角色冲突的第一因源于政治定位与学生需求。针对辅导员角色冲突的现实原因,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提出两个解决辅导员角色冲突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最关键的环节: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服务的分离,二是注重辅导员的职业热爱和职业主动性培养。
其他文献
僵尸网络是一种从传统恶意代码形态进化而来的新型攻击方式,为攻击者提供了隐匿、灵活且高效的一对多命令与控制机制,可以控制大量僵尸主机实现信息窃取、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正>南华大学刘子林同学来信说,十八大以来,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加大了反腐力度,其中的亮点有哪些?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反腐工作,亮点有很多。亮点一: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晚期应用治疗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剂量地塞米松应用于治疗重度BPD前后呼吸机参数、临床体征、血气分析的变
以往对于物流金融风险研究,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采用定量分析来建模,围绕着如何量化效用与风险以期到最大化效用控制风险的目的。但是,信用风险具有主观复杂性,很大程度上由人的心
背景与目的对于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后续治疗指南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和化疗均可选择。但EGFR野生型(EGFR WT) NSCLC患者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等获得的主要途径,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随着研究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类典型的分类问题.在分类中,特征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特征是由人工选择的,这就要求特征选取者对于待分类的问题本身和分类模型的特点有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大任务,负有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责任,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导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纯化川芎中阿魏酸的工艺条件。方法:提取液预处理后,用D101、HPD100、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其阿魏酸,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优选树脂型号,考察上样量、上样
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民族院校视角,将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寻找比较有效的方法,对民族院校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