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对采后金针菜、猕猴桃衰老的生理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针菜为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其幼嫩花蕾作为可食用组织,具有对乙烯不敏感的特性。尽管与干制金针菜产品相比,鲜食金针菜维持了组织更好的口感及叶绿素、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但市场上鲜食金针菜的销售较少。这是因为金针菜的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采后常温下组织极易开花衰老,从而影响金针菜的加工、销售半径和货架期,也严重制约着鲜食金针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了解并开发控制鲜食金针菜衰老的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的研究发现,氢气(H2)在调节植物根系发育、气孔关闭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提高了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与这些生物过程类似,在果蔬组织的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出现崩溃。这提示我们探查H2对果蔬衰老的调控作用。与对乙烯不敏感的金针菜不同,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是一种对乙烯信号极为敏感的果实,因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另一个很好的材料。基于此,本研究以对乙烯敏感性不同的金针菜和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 H2对植物组织衰老调控的潜在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前H2处理对金针菜生长发育及采后衰老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0.8和1.6μmol L-1)H2处理对金针菜生长发育及采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时间内,较对照和1.6 μmol L-1H2处理相比,0.8μmol L-1 H2处理提高了金针菜的总产量。因此随后的试验分析了 0.8 μmol L-1 H2处理对低温贮藏金针菜衰老的影响。结果发现,褐变是影响金针菜贮藏期限的关键问题。然与对照相比,H2处理减缓了鲜食金针菜的褐变程度,这与其下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一致。该处理也维持了采后金针菜组织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比如该处理样品表现出较低的相对电导率、脂质氧化水平和活性氧积累。另外,H2处理也推迟了金针菜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率的下降。对金针菜内源H2水平的测定表明,在金针菜采后贮藏过程中,内源H2含量呈下降趋势。相比而言,外源H2处理维持了组织中内源H2的较高水平。这些结果显示,内源H2的代谢影响着金针菜的发育和衰老过程,然而采前H2处理不但可提高金针菜的总产量,而且减缓了采后金针菜的褐变进程。2.NO参与H2减缓采后金针菜的衰老过程试验以富氢水和硝普钠分别作为H2和NO供体,同时以一氧化氮专一清除剂(cPTIO)作负对照,首先研究了 H2和NO对低温贮藏(0-2℃)金针菜衰老生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较蒸馏水对照相比,H2和NO处理均维持了金针菜的较低呼吸速率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延缓了其开花进程。相反,cPTIO处理加快了金针菜的开花进程。为了进一步了解H2和NO对金针菜衰老的调控机制,试验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了 H2和NO对金针菜衰老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H2和NO调控的差异蛋白点主要参与了前体代谢物和能量的生成、胁迫反应和核苷三磷酸生物合成过程。通过GO和KEGG互作网络分析发现,H2调控的多数蛋白参与了氧化磷酸化过程,并且可能对ATP合酶的α-亚基蛋白具有调控作用。H2和NO均提高了能量合成蛋白的表达水平。为了证实这一结果,试验分析了处理对组织能量状态的影响。与预期的结果一致,H2和NO也维持了组织较高的能荷状态,而cPTIO则降低了组织的ATP含量及能荷水平。基于H2和NO在调控金针菜衰老方面的这些共性特点,为进一步探查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试验用H2、NO、cPTIO的单独与组合处理金针菜。试验结果再次表明,H2和NO可减缓采后金针菜的开花进程,并且它们的这种作用可被cPTIO削弱,这暗示NO参与了 H2起作用的路径。内源NO检测的结果证实了 H2处理可提高组织内源NO的水平。随后的钨酸钾、H2单独与组合处理试验进一步证明,H2可能通过提高组织内硝酸还原酶活性而诱发NO的合成。这些结果表明NO参与了 H2减缓采后金针菜衰老的过程。3.H2和NO对金针菜衰老过程小分子物质代谢的影响试验利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首先分析了金针菜从采收→细胞膨大→开花→衰老过程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根据变量权重>1寻找差异代谢物,确定了影响采后金针菜衰老的生物标志物:柠檬酸、脯氨酸、槲皮素、苯乙胺、色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多巴胺、琥珀酸、S-腺苷甲硫氨酸、2-苯乙酰胺、L-苹果酸、顺-乌头酸和L-苯丙氨酸。除槲皮素外,其它物质均与乙醛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在此基础上,随后的试验解析了 H2和处理对金针菜衰老过程小分子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H2和NO处理对采后金针菜衰老的调控作用与其组织内较高的柠檬酸、苯丙氨酸、抗坏血酸和草酰琥珀酸含量有关。另外,与H2不同的是,NO处理维持了组织内较高的莽草酸和琥珀酸含量。4.H2对常温贮藏猕猴桃乙烯(C2H4)生物合成的影响试验进一步测试了 H2熏蒸处理对猕猴桃衰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猕猴桃后熟过程中,内源H2含量下降,然而H2熏蒸处理不仅增加了组织内源H2的含量,而且推迟了果肉的软化和细胞壁的降解。H2也抑制了猕猴桃果实乙烯的生成,这主要是因为H2降低了 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而且,H2阻碍了外源乙烯或ACC诱导的C2H4生成和后熟进程。这些结果表明,H2对猕猴桃后熟过程的推迟作用与其抑制乙烯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 H2调控金针菜和猕猴桃衰老的生理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明确了 H2起作用的下游信号分子,而且可对NO调控果实衰老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可为调控果蔬后熟衰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有机质(OM)含碳总量高于大气和植被系统的总和,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环境变化敏感。同时土壤有机碳(SOC)能够固持养分离子而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控制陆地生态系统污染物迁移,提升土壤地力,保护水体质量。虽然SOC在陆地生态进化过程和人类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SOC的固存机制的认知仍有一定欠缺。根据SOC的形成和来源,其主要受有机碳组分、矿物组分、微
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已经作为反向遗传学研究工具广泛地应用于昆虫学研究中,而且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应该可以广泛用于作物保护中的害虫防治。RNA干扰(RNAi)的实现需要靶标细胞将dsRNA吸收后通过Dicer酶加工成小干扰RNA(siRNA),siRNA再与Argonaute等蛋白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通过siRNA的
锰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例如光合作用、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调节多种酶活性、氧化胁迫等。锰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环境中有多种价态,其中最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是二价的锰离子。土壤的pH值是影响锰有效性的最大因素,在碱性土壤中锰缺乏问题是影响作物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因此深入探讨植物对营养元素锰的吸收、转运及内平衡机制,特别是植物在缺锰环境下的适应机理和植物锰营养效率
杂草稻(weedy rice,Oryza sativa L.f.spontanea)和栽培水稻同属于稻属和稻种,但是前者对后者的危害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球稻田三大恶性杂草之一。杂草稻成为稻田杂草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其早熟的特性,能够确保其在收获前早落或早枯,逃脱人工收获而进入土壤种子库,实现其在农田中持续危害。但杂草稻早熟的时间进程及其形成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本文以扬州、泰州、茂名和丹东地区的杂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引起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母猪繁殖障碍、肠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等。PCVD自二十世纪末爆发以来,在全球广泛发生与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遗传距离P值≧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作为定居固着生物需要进化出更为精巧的适应性机制以提高它们抵御不同环境胁迫(如病菌侵入、养肥缺乏、干旱等)的能力。植物对这些环境挑战的进化适应之一是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真菌形成共生的相互作用。菌根共生的主要优势在于营养物质的获取: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宿主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尤其是磷素和氮素营养的吸收,而作为回报,宿主植株给菌根真菌
梨品种资源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是形成不同性状表型的重要基础。为全面解析不同梨品种资源的遗传差异,筛选与重要性状关联的遗传变异和重要基因,服务于梨的分子育种,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手段,从梨的基因组DNA、叶绿体和线粒体DNA、以及表达序列变异等不同层面揭示了梨的遗传差异。第一,通过对312份砂梨品种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1,273,308个SNP位点;基于梨的群体结构、主成分分析、进化树构建
盐胁迫是植物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自我保护机制。植物可以通过感受盐胁迫刺激并传递信号,进而启动下游一系列基因去适应盐胁迫。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围的厚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然而,关于植物在受到外界胁迫时细胞壁作用的研究却非常少。虽然有研究表明,纤维素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半纤维素、果胶等其他组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通常是指由甲基转移酶催化的胞嘧啶环上的甲基修饰,形成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eC)。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在胚乳基因印记、转座子运动、转基因沉默以及mRNA加工过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DNA甲基化过程相反,高等生物体内还存在着一个拮抗DNA甲基化的过程,被称为DNA去甲基化(DNA demethylation)。
钾(K)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梨树对钾素需求量大,钾对梨果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梨园土壤中钾素分布不均匀,有效钾含量变动范围大(19~547mg/kg),缺钾现象时有发生。杜梨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砧木品种,其根系对土壤养分的高效吸收对提高接穗的养分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HAK/KUP/KT钾转运蛋白及Shaker钾通道在K+吸收过程中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