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和外源碳氮供应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受品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措施的共同调控。不同类型小麦植株碳氮物质的积累、运转和再分配能力的差异决定了籽粒品质形成,同时生态逆境如高温对植株碳氮物质的供应及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及调控途径,对于深化小麦品质生理,促进小麦调优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离体穗培养条件下,以扬麦9号和豫麦34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外源糖氮供应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高温和生长调节剂与糖氮供应互作效应对籽粒淀粉
其他文献
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中,倒伏是制约大豆高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根据套作大豆苗期发生倒伏和茎秆藤蔓化与倒伏并发的特殊性,筛选适合于套作大豆苗期的抗倒伏综合评
试验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0-20cm土层土壤含盐量0.3512%,20-40cm土层含盐量0.2931%)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3种种植方式(平作覆膜、垄作覆膜和沟作覆膜),副区为2个花生品种(花育22号和花育25号),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盐碱地花生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差异,以及花生全生育期0-100cm土层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特征。主
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县域为例,利用田间试验、农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从种植方式的生态功能、农田系统的能值、生态系统健康、经济等方面对该区的保护性农作制进行了生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对小麦生产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条锈病最大的独立流行区。种植抗条锈病品种被广泛认为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生产措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