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l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评估近期疗效的同时观察粒子植入术后不良反应,以期为中晚期NSCLC患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临床诊治工作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性回顾了我中心2015年5月-2019年2月42例采用CT方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于其中提取可能对粒子植入术近期疗效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同时参照患者术后6月胸部CT扫描结果,依据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根据术后6月肿瘤大小变化进行疗效评估。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影响粒子植入术治疗NSCLC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选取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是否联合化疗、植入方式、活度、剂量、吸烟情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制定的体力评分(PS评分)作为相关临床因素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的疗效单因素分析,并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组织间粒子植入治疗,术后6月42例患者全部存活,且近期疗效较好,肿瘤控制率为83%,有效率为45%。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其中气胸15例,出血5例,粒子移位2例,未出现放射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近期疗效相关影响因素肿瘤最长径以及术后D90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得到最佳阈值为4.5cm,120Gy。依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女性)、肿瘤最长径(<4.5cm)、术后D90(≥120Gy)近期有效率(CR+PR)较好,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D90≥120Gy是影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组织间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可以达到较好的局部控制,同时不良反应小,是一项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微创治疗技术。2.根据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D90≥120Gy是影响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ETV4为ETS转录因子家族中PEA3亚家族的成员之一,调控诸多基因表达,参与胚胎肺发育、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糖尿病等过程。课题组前期结果表明,ETV4作为重要癌基因,其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为进一步揭示ETV4在NSCLC中的调控机制,我们利用m RNA表达谱芯片检测了敲低ETV4对NSCLC细胞基因表
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是一种以嵌合型抗原受体(CAR)为基础的细胞免疫疗法。该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治疗实体瘤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实体瘤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各种免疫抑制机制以及特异性肿瘤抗原的缺乏等都可能会阻碍CAR-T细胞对实体瘤的治疗。此外,CAR胞内信号的有效传递也是CAR-T细胞
目的: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较高,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但TAM与胃癌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主要探讨TAM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可能调控机制
目的:总结浆细胞白血病(PCL)患者临床资料,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报道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PCL患者,结合现有文献探讨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结果:1.本组患者中原发性PCL(pPCL)5例、继发性PCL(s PCL)1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56-68岁,中位年龄67岁;2.本组患者临床表现有胸闷2例、出血2例、骨痛2例、发热1例、肝大1例、脾
目的:分析探讨Ⅵ型胶原α1(COL6A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在软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39例软骨肉瘤病例及相应肿瘤组织蜡块标本,以25例同期入院的骨软骨瘤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软骨肉瘤肿瘤组织、骨软骨瘤标本中COL6A1、CDK4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统计
第一部分m6A甲基化修饰调控结肠癌细胞中RP11-150O12.3表达的研究目的: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结肠癌中m6A相关的差异表达的lncRNA(DElncRNAs),研究m6A甲基化修饰对RP11-150O12.3在结肠癌表达的影响。方法:1.运用EdgeR包从TCGA数据库中筛选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m6A相关的DElncRNAs(|r|>
目的: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出化疗相关心脏毒性危险因素,构建预后模型,为临床医生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心脏毒性风险提供更有效的工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已进行完整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定义心脏毒性判断标准,筛选出纳入研究的影响因子,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体重指数、肿瘤分期
目的:评估自牵引食管残胃吻合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胃底癌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整理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2020年7月行腹腔镜自牵引食管残胃吻合术病例31例(自牵引组)及传统腹腔镜食管残胃吻合术病例24例(传统组),对比术前基本情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关文献研究的荟萃分析,比较FOLFIRINO X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在胰腺癌治疗方面的特点,主要侧重于两种方案在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化疗方案选择提供部分参考。方法:我们搜索了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出从建库至
目的: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常见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如诊治不及时,治疗不彻底,可导致炎症的反复发作,而炎症的特征是产生自由基、细胞因子、前列腺素和生长因子,这些可能导致DNA发生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导致恶性转化的风险增加[1]。卵巢癌的病因尚无明确定论,但关于盆腔炎与卵巢肿瘤之间的关系的报道较少,且结果相互矛盾,因此,本文将国内外研究盆腔炎与卵巢肿瘤相关性文章进行汇总,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