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的顺应理论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用模糊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它是指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说话人把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语用现象。虽然语用模糊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广泛存在,但是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对日常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现象的描述缺乏基于合理语料库的统一描述框架,对语用模糊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的动态生成机制没有充分有利的解释。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从美国电视剧《绝望主妇》中收集合适的语用模糊的例子,来对日常言语交际中出现的语用模糊进行综合性研究,以期揭示人们如何以及为什么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语用模糊。《绝望主妇》是美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热门电视剧,目前已有7季,每季23集,每集时间约40分钟,剧情连贯,同时每节又有相对独立的主题。主妇们之间丰富,机智的语言交流引人人胜,很适合作为语言学的研究语料来使用。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第一季和第二季。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语用模糊的选择涉及哪些变量?(2)语用模糊选择的背后机制和动机是什么?(3)语用模糊在日常交际中具有哪些功能?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绝望主妇》中收集了1000个有关语用模糊的例子,采用基于语料的定性分析方法对所选语料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被用作交际策略来适应不断改变的语境因素,它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即变异性。根据对例子的分析,总共总结出8种类型的变量,其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最为频繁。其次是会话含义的产生,笼统,及不确定指示代词的应用。然后是说话中断,疑问词“什么,怎么及为什么”引导的从句,用来代替禁忌语的模糊表达,保守陈述,隐喻及夸张。说话中断,隐喻和夸张都属于修辞的一种,所以本文将它们归为一类进行讨论。第二,交际者使用语用模糊以顺应各种各样的语境因素,包括心理世界,如心理动机和感情;社交世界,如文化习俗,教育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物理世界,如时间和空间指示和空间指示。顺应的过程是有意识地动态顺应。第三,语用模糊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合适的表达,灵活的表达,以及产生幽默。合适的表达又具体表现为减少威胁面子的可能性,缓和不愉快的气氛,以及委婉达。灵活的表达则可以体现为隐瞒信息,改变话语的承诺度。
其他文献
凡产生于民族语言之中、民族生存的地域之内、具有从众性、不受任何外来语影响具有民族唯一性的、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一切词语都可以称为文化词语。本文把文化词语分为表层文
王家卫是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导演。提到王家卫的电影,你也许会想到那些风格独特的手提摄影机所拍摄的镜头、超广角镜头、隐喻性的慢镜头和不规则
21世纪是网络大行其道的数字化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整合与统一各个门类学科以及社会生活与文化的信息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与契机。同时,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
表达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和重要品质,其被关注程度日益升高。表达自由对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伴随
在小学汉字教学中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出力不少,收效不大,学生记忆负担大,错别字层出不穷,对汉字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甚至感到头痛。汉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耗时长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婚礼西化现象愈发加剧,个性主题式婚礼形式受到人们的追捧,对于当代流行的婚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大同小异现状需要系统的规范和创新,因此如何使能中
对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转载情况进行了统计。对研究者围绕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变革、绩效管理、学校文化等热点问题所做的讨论进行了梳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系统的接受英语教育了,有的甚至在幼儿园时期便开始接触英语,尽管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是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的习得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无法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膈肌破裂6例,左侧膈疝15例,右侧膈疝8例,双侧膈疝3
<正>教学设想作为八年级学生可以初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课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解释难句,不多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