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基因合成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肽是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的生物体先天免疫效应因子,因其具有广谱抗菌、杀菌力强、非特异性杀菌、不易使病原体产生抗性等特点而倍受科学家的关注。本研究主要从事抗菌肽基因的合成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将来应用于甘蔗遗传转化做准备。本论文主要的内容有: 1) 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抗菌肽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进载体,测序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的产物因存在缺失、倒置、突变、插入等现象而不能在下一步的实验中加以利用; 2) 将适合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Ubi启动子连接入克隆载体pUC19并两端测序,证实本室保存的Ubi启动子与GENBANK上发布的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可以用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3) 用甘蔗偏爱的密码子设计了分泌型抗菌肽基因MSI-99并在其后设计了Nos终止子,在全基因合成得到该基因后在其前面连接上Ubi启动子,将Ubi—MSI-Nos连接到质粒pCAMBI2301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得到植物表达载体; 4) 进行了甘蔗愈伤组织对甘露糖抗性筛选实验,发现培养基中仅含甘露糖而且浓度为30g/L的条件下愈伤组织仍然有少量增长,建议增加甘露糖的浓度直至愈伤组织不能继续生长,以得到最佳筛选浓度。
其他文献
由花叶病毒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我国大豆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它可导致大规模的大豆减产。因此,迫切需要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整体水平上深入研究抗病机理,以寻找提高抗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抗病×感病杂交组合的后代分析,验证了高抗SMV的大豆品系95-5383的抗性遗传规律,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大豆花叶病毒病侵染后的基因表达情况,回
伴随着海岸工程设计、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海洋工程景观美学要求的日益提高,圆弧型海岸工程方案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践中。按照现行《海籍调查规范》要求,以直线
Background: It is obvious that hemodialysis is a stressful process,leading to numerou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and may cause fatigue and helplessness.
本研究以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作母本,与8个籼型旱稻品种或具有旱稻亲缘的选系杂交,以NCⅡ设计配置40个杂交组合。杂种F1及其父本和对照分别在水田正常灌溉管理和生殖生长至灌浆结实期进行人工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两组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在干旱胁迫处理期对供试材料取样检测了抗旱性生理指标。收获期取样考种,考察不同组合的农艺性状、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了水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