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成本效益综合评价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相关政策、体系、产业链及技术仍需不断完善。理论上,装配式建筑有着明显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但由于其建造方法的改变,带来的成本效益衡量与评价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首先基于相关理论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进行了界定;其次,基于模糊集合原理构建装配式项目成本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初步方案,并通过DEMATEL法以及信效度检验等对评价体系进行筛选修正,最终建立含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末级指标的装配式项目成本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并建立了基于组合权重-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型;然后,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以A项目为例,从装配率、PC部品质量、绿色性三方面对其成本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三,对上述评价结果进行佐证分析,比较A项目与传统现浇式建设模式在成本与效益方面的差异及优势,证明了A项目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对装配式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内在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从消费者、投资者、政府角度分析了装配式项目成本效益的内在关系,并针对此提出优化成本效益的对策。通过运用基于组合权重-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对A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发现绿色性是衡量装配式项目成本效益的关键指标,主体结构的装配率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装配式项目成本效益的重要因素。A项目在成本效益层面,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中等水平。分析发现,与现浇式建筑相比,在成本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每平米造价整体高于现浇式建筑;而在效益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效益高于现浇式建筑,其中,节材、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等带来的效益较为突出。而上述分析结论表明,从长远角度来看,A项目的成本效益控制效果较为可观,佐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从消费者、投资者、政府角度分析装配式项目成本效益内在关系发现,政府政策引导对消费者以及投资者选择装配式设计建筑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可通过推出税率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价格政策等,以进一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一、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脱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随着不少制作课件的软件功能的逐渐完善.利用互联网上更多的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已成为普遍,但
为了分析桩基隔震层参数对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以15×104m3立式储罐为研究对象,桩基和隔震层采用弹簧单元,罐体采用壳单元,流体采用势流体单元,基于ADINA三维有限元分析
霍布斯和卢梭是近代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二者同处于启蒙运动的背景下,他们的社会契约思想在逻辑起点、学说基础和实践意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由于主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由于传统的影响,美学研究往往缺乏科学性。本文旨在论证美学科学化的必要性度重要性.并提出发展审美心理学是促使美学科学化的关键所在。
超宽带脉冲信号源技术在是无载波冲激体制穿透雷达领域核心技术之一,目前用于浅地表探地雷达、穿透雷达、生命探测雷达、地雷检测系统和医疗成像雷达等方面。传统脉冲发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