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SD大鼠肾虚排卵抑制模型为研究工具,以罗氏促排卵汤和/或针灸补肾法为施加因素,研究补肾法对肾虚排卵抑制模型的促排卵作用,探讨补肾法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的机理。方法:采用羟基脲灌胃方法对10-12周龄,体重200-250g,SPF级雌性SD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观察阴道细胞涂片与卵巢的病理改变,在光镜下计算卵巢切片各级卵泡计数,造模29天大鼠卵巢组织中次级生长卵泡与成熟卵泡的比例明显减少,而以原始卵泡和初级生长卵泡为主。提示为排卵抑制,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为①肾虚排卵障碍造模组、②造模加中药组、③造模加针刺组、④造模加针刺加中药组,再加上未造模的空白对照组,共5组。药物和(或)针灸干预的第6天,各组分别取一半雌鼠与雄鼠同笼;药物和(或)针灸干预的第15天,未与雄鼠同笼的大鼠,无菌条件下处死,采血,进行血清性激素、血清抑制素A、B的检测;取各组大鼠脏器测湿重;药物和(或)针灸干预的第15天,与雄鼠同笼者,取出雄鼠,继续饲养7天后无菌条件下处死,采血和测定血清性激素、脏器测湿重。结果:1、羟基脲造模后可使大鼠出现肾虚症状,活动减少,体重增加缓慢,模型组大鼠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2、羟基脲造模成功后,予以罗氏促排卵汤煎剂、针刺关元、中极、肾俞、子宫穴位加电针、罗氏促排卵汤煎剂+针刺加电针进行治疗干预,均可以使大鼠子宫、卵巢湿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肾、肾上腺、脾、脑垂体的变化不明显;治疗干预后与雄鼠同笼大鼠妊娠率提高,妊娠胚胎数,单个子胎直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抑制素A、B的变化,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D大鼠羟基脲造模形成肾虚排卵障碍的动物模型进行补肾治疗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应用羟基脲灌胃可以成功建立肾虚排卵抑制大鼠动物模型,并以肾虚症状为主,兼见脾虚的症状。2.通过补肾法对肾虚-排卵抑制病理模型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模型大鼠的肾虚及脾虚症状。3.本研究采用的补肾法包括以附子、菟丝子、巴戟、淫羊藿等为主要药物的中药复方罗氏促排卵汤;针刺取关元、中极、肾俞、子宫等穴;也采用了针、药并用的治法,对肾虚-排卵抑制病理模型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大鼠的妊娠率、妊娠胚胎数目、单个胚胎直径,但对大鼠各个脏器湿重、内分泌和抑制素等指标的影响尚未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抑制素A、B的变化,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大鼠的育龄早期应用羟基脲灌胃建立肾虚排卵抑制模型,并未影响到模型大鼠的卵巢储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