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护理能力和胜任特征研究是推动护理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专科护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关于护理专业化研究如火如荼,领域涉及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护理、手术室护理、器官移植护理等的专业护理,但关于颅脑创伤护理的专业化研究尚显薄弱。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颅脑创伤护理能力的内涵、培训内容、考核指标的研究,以及对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成分、量表和模型的研究,推动颅脑创伤护理的专业化研究和培训。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1.颅脑创伤护理能力内涵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法,收集关于颅脑创伤护理能力的文献415篇;对20名专家和22名普通护士进行开放式、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对3名专家进行电话访谈;采用扎根理论(Ground theory)的逐级登录策略,深入分析相关资料,获得颅脑创伤护理能力的概念内涵。结果颅脑创伤护理能力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相互交叉、专业独特性等特点;颅脑创伤护理能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颅脑创伤护理能力即颅脑创伤临床护理能力,包括:护理经验、临床思维、护理处置能力、操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评估能力、预知能力;广义的颅脑创伤护理能力除了上述的临床能力之外,还包括自信、镇定等的心理特征要求,耐心、细心等的素质要求,以及热情、冷静等的职业态度等。2.颅脑创伤护理能力核心培训内容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对28位专家开展2轮专家咨询,确定颅脑创伤护理能力核心培训内容。结果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标准差、变异系数较为满意;研究获得了伤情判断、生命体征监测、昏迷病人的护理、颅脑创伤并发症的监护及处理、救护环境对颅脑创伤的影响、用药注意事项及监护、颅脑创伤后的康复指导、开放气道的方法、各型颅脑损伤理论回顾、紧急手术前准备、颅脑创伤救护前沿理论、营养护理、降低颅内压的常用药物、应变处置、手术配合、复苏常用药物等16个方面的颅脑创伤护理能力核心培训内容。3.颅脑创伤护理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AHP),对30位专家展开3轮专家咨询:前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三级考核指标,第三轮咨询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较高;研究获得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颅脑创伤护理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由护理技能、护理思维和理论应用三部分组成,其中,护理思维所占权重最大。4.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成分研究对象与方法对208篇技术性文献、125份开放式调查问卷、150份半开放式调查问卷、10名护士的行为事件访谈(BEI)和工作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获取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的成分。结果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包含“严谨细心”、“冷静镇定”、“自信果断”、“乐观”、“独立”、“灵活创新”、“自我控制与管理”、“观察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处置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能力”、“沟通协作”、“德行垂范”、“效率感”、“责任心”、“工作兴趣”等17个成分;除“灵活创新”、“知识能力”、“德行垂范”三个成分外(P>0.05),优秀组与一般组在这些胜任特征上的编码频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5.《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量表》研究对象与方法根据17个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成分,拟定包含170题项的《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量表》初稿;对597名临床颅脑创伤护理人员和7名有颅脑创伤护理背景的护理学院教师进行量表初测;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提取胜任特征量表的有效维度(主成分),删减题量;利用删减后的量表,对300名颅脑创伤护理人员实施复测,通过t检验了解不同学历护士的得分差异;通过对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的考察,了解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初测后获得包含21个题项的《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量表》,分为“工作兴趣”、“细心镇定”、“善于思考”、“积极应对”、“独立承担”、“秩序和效率”6个因素。复测结果显示,不同学历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测量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0.001);6个因素与总体呈高度正相关;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本量表与《中国护士胜任特征测评量表》的总皮尔逊相关为0.636(p<0.001),分量表之间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006-0.706之间,外部效度满意。6.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理性思辨,分析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的6个因素,拟定4个假设的胜任特征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和验证方法,利用Amos5.0软件代入前期反馈的818份量表资料进行数据的拟合分析,筛选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的最优模型。结果得到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各因素的回归权重、因子得分权重,以及变量间的隐含关系:“心理素质”是最为重要的胜任因素,其次为“职业态度”和“思维能力”;“职业态度”会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职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工作兴趣”和“独立承担”特征水平;“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善于思考”的行为特征;“心理素质”的主要成分为“细心镇定”;“工作兴趣”能有效地促进“积极应对”的行为特征。结论1.颅脑创伤护理能力与专业训练有关;在狭义上,颅脑创伤护理能力是一般通用能力和临床特殊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运用,是一种以一般通用能力为基础、临床特殊能力为外显特征,基于颅脑创伤护理知识和技术的专科能力,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可通过专业培训使能力获得并不断加强;在广义上,颅脑创伤护理能力是以颅脑创伤的临床护理能力为核心,受到心理特征、职业态度、素质相互影响的多层次、多维度、相互交叉,并有明显专业独特性的复杂概念;2.颅脑创伤护理能力核心培训内容包含16个培训项目;3.颅脑创伤护理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由护理技能、护理思维和理论应用三部分组成;4.颅脑创伤护理人员的17项胜任特征成分能较好地区分绩效的优劣;5.《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可以作为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的测量工具;6.颅脑创伤护理人员胜任特征理论模型是二阶三因素一阶六因素模型:一阶六因素为“工作兴趣”、“独立承担”、“秩序效率”、“善于思考”、“积极应对”、“细心镇定”,二阶三因素为“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职业态度”。7.衡量颅脑创伤护理人员的胜任水平,首先应考察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还要判断其“职业态度”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