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平衡是职业体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职业足球竞争平衡在国外已达到很高的研究水平,一些核心研究成果被各职业足球联盟付诸实践。而职业足球竞争平衡在国内的研究则相对匮乏,尚不能指导、服务于国内职业足球联赛的健康运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将中超联赛和欧洲5大足球联赛的竞争平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超联赛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结合欧洲足球发达国家经验予以完善,从而促进中超联赛的稳定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2009年以来,中超联赛5支俱乐部对联赛的统治力不断增强,各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实力差距不断拉大,联赛竞争逐渐失衡。虽然中超联赛整体的竞争失衡程度未达到欧洲5大联赛水平,但中超竞争失衡速度明显加快,未来中超联赛竞争失衡程度会达到甚至超过欧洲五大联赛的水平。2.运用探索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中超联赛竞争失衡的5大主要因素,1)制度层面。在国家足球政策持续利好情境下,俱乐部企业法人制度建设不完善让俱乐部投资人有了过度投资的冲动,俱乐部财务运营规制不健全则加剧了这种心理。2)认知层面。中国社会对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缺乏清晰认知,职业足球俱乐部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恶性竞争。3)经济层面。国家经济持续发展,政府和社会所拥有的可流动资金增加。国家足球政策利好使政府和社会资本大量流向职业足坛。但是,因俱乐部所处的地区经济社会差异,资本向少数俱乐部集中。4)外部效益层面。对于俱乐部投资人来说,足球俱乐部只是一种具有“权宜色彩”的短期效益,俱乐部投资人寻求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告效应,等等,俱乐部投资人不惜过度投资。基于上述四个层面,目前中超各俱乐部在赛场上的竞争完全取决于俱乐部拥有者的财富值,但俱乐部持有人之间的财富值存在巨大差异,各俱乐部之间的经济实力拉大。优秀球员向富裕俱乐部集中,俱乐部之间的竞赛实力差距拉大,联赛竞争逐渐失衡。5)管理层面。目前中超联赛管理权和运营权由中国足协把控,但是,中国足协和俱乐部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中超足协对于联赛的管理常常无法可依(颁布利于少数俱乐部的7外援政策)和有法不依(对于恶意挖掘球员没有进行制裁)。管理不力对中超竞争逐渐失衡起到了“火上浇油”。3.中超竞争失衡有利弊两面性。利:中超竞争失衡刺激俱乐部引进的外援水平越来越高,优秀外援带来了“明星效应”,提升了中超各俱乐部的技战术水平,并带领中超俱乐部在洲际赛事中取得佳绩。这些都激发了球迷的观赛热情,提升了中超联赛的品牌价值和全球影响力。弊端:中超竞争失衡提升了联赛的“争冠成本”和“保级成本”,各俱乐部之间对优秀球员的争夺加剧,刺激国内外球员的转会费和薪资逐步升高,进而加重俱乐部的运营负担,俱乐部的投资结构出现失衡,投资结构严重失衡进一步伤害了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基础。4.作为足球联赛的管理部门,需要权衡中超联赛竞争失衡的利与弊,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努力促进中超联赛竞争的相对均衡。借鉴欧洲经验,应从如下方面着手:加快推进职业足球联盟建设进程;完善中超俱乐部的股权结构;建立俱乐部财政监管机制规范俱乐部的财务运行;完善联赛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制度;完善国内球员转会规则,重视青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