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对氧化应激大鼠肝细胞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无血清培养液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采用H2O2诱导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观察槲皮素预处理对氧化应激肝细胞相关代谢的调节作用,探讨槲皮素抗氧化应激的作用途径和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原位灌流法制备大鼠肝细胞,以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2.采用H2O2诱导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3.以高效液相法检测肝细胞对槲皮素的吸收情况;4.采用相关试剂盒分别检测肝细胞匀浆中MDA含量、培养液中LDH活性;采用FRAP法检测培养液的T-AOC;5.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6.以核磁共振法检测肝细胞代谢组的变化情况;7.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检验原理为离子交换法;8.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液中Hcy含量的变化情况,检验原理为循环酶法。结果1.建立了原代大鼠肝细胞无血清培养模型;2.分别以2.2、4.4、8.8 mmol/L H2O2作用于肝细胞6h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8.8 mmol/L H2O2组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LDH释放量显著增加(P<0.05)、T-AOC显著增强(P<0.05),故选择8.8mmol/L作为实验浓度来诱导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3.于培养液中加入10、20、30μmol/L槲皮素作用于肝细胞12、24、36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提取液中均检测到了槲皮素的吸收峰,另外还有几个未知峰,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提取液中未检出槲皮素的吸收峰;其中以20μmol/L槲皮素作用24h的肝细胞提取液中含量最高;4.用10、20、30μmol/L槲皮素预处理肝细胞24h后,在培养液中加入8.8mmol/LH2O2诱导氧化应激。结果表明,槲皮素预处理后,10、20μmol/L组LDH释放量较氧化应激组显著减少(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μmol/L组释放量较氧化应激组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各浓度槲皮素预处理后MDA含量较H2O2组显著减少(P<0.05),但与对照组无差别;T-AOC较对照组、H2O2组显著增强(P<0.05);5.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10μmol/L槲皮素预处理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接近。20、30μmol/L槲皮素预处理组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2O2组和10μmol/L槲皮素预处理组(P<0.05),20、30μmol/L槲皮素组之间无差别;6.采用NMR检测的方法,结合PLS-DA指导性模式识别技术对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代谢模式具有显著差别。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各组代谢模式产生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因子载荷图上化学位移值为d1.34、1.38、1.94、2.38、2.42、2.74、2.94、3.18、3.26、3.46、3.5、3.86、3.94的物质,其中d1.34、1.94、2.38、2.42、2.74、3.26处物质分别与1H NMR谱图上的Lac、乙酸、丙酮酸、Gln、DMA、Tau对应,而d1.38、2.94、3.18、3.46、3.5、3.86、3.94处物质有待进一步鉴定;1H NMR谱图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槲皮素组培养液中Lac、丙酮酸减少,乙酸、DMA明显增加,Gln中度增加;H2O2组Lac、乙酸和Tau明显增加,丙酮酸和His(d7.05,7.76)明显减少;槲皮素+H2O2组Lac、乙酸、DMA、Tau明显增加,Gln中度增加,His和丙酮酸显著减少。其中Lac、乙酸和Tau的生成增加、His的利用增多槲皮素+H2O2组较H2O2组更明显。Ile (d0.94,1.02)、Leu (d0.95,0.97)、Val (d1.00,1.04)、乙醇(d1.18-1.20, d3.65-3.68)、Tyr(d7.05,7.76)及Phe(d7.33-7.34,7.41-7.45)含量基本无变化;7.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槲皮素+H2O2组培养液中Ala、Met、His的含量显著减少,而Tau含量显著增加;上述变化槲皮素+ H2O2组均较H2O2组更明显。各组培养液中其它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8.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Hcy含量显著增加(P<0.05);槲皮素+H2O2组Hcy含量显著低于H2O2组(P<0.05)。结论1.成功建立了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2.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槲皮素;吸收后的槲皮素可通过减少MDA含量、减少LDH释放量、降低细胞凋亡率来发挥对氧化应激肝细胞的保护作用;3.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也可通过加速糖酵解、促进脂肪酸氧化供能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另外,槲皮素对某些含氮化合物的代谢也具有调节作用;4.对培养液含氮化合物的代表性物质—氨基酸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可影响氧化应激肝细胞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加速Met转硫化过程。提示槲皮素可能通过影响Met的代谢途径来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5.进一步对Met代谢的中间产物—Hcy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可减少氧化应激情况下培养液中Hcy含量,提示槲皮素可能具有减少游离Hcy生成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时Hcy带来的危害。
其他文献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中医常用中药,系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各省。 从黄芩的二氯甲烷和水提取物以及地上部分的水提取物
目的:探索开窍药对血脑屏障与脑细胞功能的影响机制,拟从整体—靶部位—细胞分子水平阐释其开窍醒神“归心经”的药性理论。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实验与细胞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大
目的:构建一种稳定的非人灵长类大动物急性肝衰竭模型.方法:将15只食蟹猴随机分成3组,经颈外静脉分别注射0.45、0.3和0.15g/kgD-氨基半乳糖胺,构建食蟹猴肝衰竭动物模型.动态检
以《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对海南大学作物学和生物学相关学位点在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一鲁迅身后被诟病最多的,乃其思想的破坏力给后来的中国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思想的革命性元素,成了自由主义学者指责的“瑕疵”。这些都集中到鲁迅晚年的左转,许多学者认为那
目的对我国现行车间空气中三硝基甲苯卫生标准进行修订.方法根据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剂量-反应关系资料,并参考国外接触限值对三硝基甲苯卫生标准
丹参素是中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iza Bunge)的主要水溶性成分,现代研究证明,丹参素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早春三月,位于安徽省祁门县平里的祁红小镇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祁红小镇白墙黛瓦,绿水萦绕,茶山新雨后,树木绿成荫。没有架空线路的凌乱,整个小镇与周边山坡上绿意葱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