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碳点的可控合成及其白光LED器件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碳点因其独特的性质如高水溶性、发光可控、环境友好而在生物成像、癌症诊疗、传感器、光电器件及催化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现有荧光碳点的研究工作中,大多数的样品都只具有蓝光区域的荧光。为合成更长波段发光的高性能荧光碳点,在可控、有对比的条件下调控其荧光性能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目前对于碳点的荧光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解释,其中,表面态被认为是影响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分析碳点的表面成键和官能团同荧光性能的联系,对于指导荧光碳点的合成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以水热法为合成方法,芳香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了高性能的荧光碳点。首先采用苯酚衍生物制备了黄绿光碳点,并探究了碳点的发光性能与表面态之间的联系。接着,以抗坏血酸为碳源、对苯二胺作为表面修饰剂合成了具有白光发射的宽色域荧光碳点。最后,利用制备的荧光碳点封装了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使用苯酚衍生物为碳源、乙二胺为反应修饰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三种黄绿发光的荧光碳点。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具有特定官能团和氮元素存在形式的碳源,实现了碳点荧光性能的提升。研究表明,三种碳点都具有不依赖于激发光的荧光性质和相似的表面态。清洗和还原黄绿荧光碳点,探究碳点的发光变迁同其表面态之间的联系,发现荧光碳点的表面态尤其是掺氮情况对其荧光行为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颜色的发光可能是不同的表面基团所导致的。2.以对苯二胺为修饰剂,抗坏血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宽色域的白光发射峰的荧光碳点。研究表明,样品结晶良好、尺寸均匀且在350nm的单色光激发下具有类白光发光。改变对苯二胺的用量,发现表面修饰剂的添加对于碳点不依赖激发的荧光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用表面能级跃迁模型解释了样品的黄-蓝双峰位发光的荧光现象。3.从以上两个工作中各选取最优的碳点组装了两个白光发光二极管。首先,采用工作1的三个样品中最高性能的碳点,结合蓝光碳点与稀土红光材料作为光色转换层封装白光发光二极管。通电后,白光发光二极管呈现明亮白光,经测试其显色指数高达93.3。随后,使用工作2中制备的类白光荧光碳点作为唯一的光色转换层来组装白光二极管。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在100mA电流驱动下显色指数达到83.5,对应色坐标为(0.2851,0.3210)。以上性能的实现表明了荧光碳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该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头和笔管分离的碳素笔笔芯,包括笔头,前端塑管,末端塑管,叠合部,皮筋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塑管与所述末端塑管之间通过所述叠合部连接,所述皮筋箍设置
通常而言,气象条件越适合火的发生和扩散的地方,单次林火斑块面积越大,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也越大。然而,目前在宏观尺度上研究林火对植被的影响以及对气候的反馈,往往基于整个区域的过火面积。而对于同样的过火面积,其可能由少次斑块面积较大的大火组成,抑或是由多次斑块面积较小的小火组成。因此,认识林火斑块面积对火后植被绿度改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对火后地表温度改变程度的影响,不仅能够加深对林火干扰影响的理解,
通过校园环境这个特定的公共空间中的调研与分析,将校园环境里面的设施设备进行关联性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结合专业教学中的家具设计课程建设,将生态理念引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实
<正> 地涌金莲(Ensete lasiocarpum)。属巴蕉科植物。又名地莲花,地金莲。是云南高原山村常见的多年栽培植物。一、形态特征植株丛生,高约60厘米,具水平生长的地下匍匐茎,大
<正>目前国家相关机构和各医学院校都非常注重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予以提高和保障。高等医学院校也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和摸索,加强在校生
会议
随着行为科学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了"行为化"的趋势,关注对行为的识别、评估和塑造.评述了行为化趋势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主要领域中的体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进而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联合化疗,并辅以抑制血管新生
主要介绍某弹种战斗部入壳收口旋压机的工作原理、机床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正>目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人群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已逐渐成为社会健康问题。HCV感染相关肝纤维化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的重要途径,严重威胁
会议
微分方程组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不少问题都归结于它的求解问题。本文针对应用最广泛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结合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等知识,讨论常系数齐线性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