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多体系统柔性附件尺寸的弹性变形的增大,转速的加快,运行精度要求的提高,系统的动力学性态越来越复杂,系统的刚—柔耦合效应也越来越显著,需要引起工程界的重视。如卫星天线、太阳帆板、风力发电机的桨叶等,在太阳辐射、风力和构件本身的惯性力等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些复杂构型柔性构件的弹性变形对大范围运动的影响更为显著。曲梁和板壳结构作为这些复杂结构多体系统中的常用部件,建立其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于准确预测现代工程中多体系统的力学行为有重要的工程价值。为了解决曲梁和板壳结构多体系统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弧坐标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采用三类坐标系:惯性坐标系、浮动坐标系和曲线坐标系对柔性体上任意点的位形进行描述,用弧坐标取代笛卡尔坐标,描述了曲梁上任意点的弹性变形,建立了曲梁上任意点的运动学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几何非线性,从曲梁的格林应变关系式出发推导了变曲率曲梁的应变和位移关系式,用曲梁单元取代直梁单元,建立了适用于变曲率曲梁的有限元离散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首次开展了柔性曲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实验,将曲梁重力摆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几何非线性建模理论的正确性,并通过仿真算例研究了几何非线性项对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将本文曲梁单元的仿真计算结果与直梁逼近单元的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曲梁单元模型的快速收敛性和有效性。在曲梁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柱状壳结构多体系统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引入曲线坐标系描述柱状壳结构的弹性变形,采用二维的壳单元进行离散,创新性地推导了适用于任意形状柱状壳的具有程式化特征的广义弹性力阵,缩减了计算规模,避免了大型非线性刚度阵的计算,有利于广义弹性力阵关于广义坐标的导数阵的高效计算。通过对重力作用下气浮台-柱状壳和气浮台-矩形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实验验证了几何非线性建模理论的正确性,指出了传统的基于线弹性理论的建模方法处理大变形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的不足,并对壳单元应变计算的收敛性进行分析。进一步考虑了材料的各向异性,建立给定热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壳结构多体系统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热变形和几何非线性效应对板壳结构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为了能更有效地将本文的热载荷作用下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结合,考虑刚体姿态运动、弹性变形和温度变化的相互耦合,首次建立了热流密度与刚体姿态坐标和弹性坐标的精确关系式,提出了刚-柔-热三者耦合的动力学建模方法。通过仿真算例对刚—柔-热耦合的动力学机理进行分析,成功地解释了刚—柔-热耦合引起的热振动现象。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几何非线性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数值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本文弹性力阵的程式化的推导方式,提出了增量法,创新性地推导非线性广义弹性力阵关于多体系统广义坐标导数阵,实现了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的高效、精确的数值仿真。最后对全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