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法调控SAPO-35体系的硅分布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筛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非均相催化剂,因具有规则均匀的孔道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独特的催化择形性,优良的骨架结构稳定性,可调控的活性位点以及适宜的酸性,一直以来都在石油化工以及能源等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传统分子筛蓬勃发展的同时,另一类重要的分子筛家族,磷酸铝分子筛,也相继被开发出来。其具有更加丰富的骨架元素组成,尤其是杂原子的引入,为分子筛骨架带来优异的催化以及吸附分离等性能。在这其中,硅取代磷酸铝(SAPO)分子筛作为磷酸铝分子筛家族尤为重要的一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硅原子的引入赋予了电中性的磷酸铝分子筛的骨架酸性,引入的硅原子的含量及其落位的不同将会影响活性中心的强度和分布,进而影响SAPO分子筛的催化以及气体吸附分离等性能。硅原子进入骨架后容易聚集形成硅岛,而且很难通过传统的表征技术来确定其分布状态。因此,实现原子尺度上调控硅原子在SAPO分子筛中的特定分布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本论文以具有8元环孔道结构的小孔分子筛SAPO-35(LEV)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有机模板剂N-甲基哌啶(NMP),针对硅原子在SAPO-35分子筛中的落位分布及含量进行了有效调控,同时探究了相应调控方式对SAPO-35分子筛的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及二氧化碳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SAPO骨架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决定的硅原子特定分布的不同是引起SAPO-35分子筛性能差异的原因,同时SAPO分子筛的骨架硅含量是影响其CO2吸附分离性能以及MTO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本工作为其他SAPO分子筛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首次以NMP为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无硅岛存在的,且硅原子均为孤立状态(Si(4Al))的SAPO-35分子筛,其热稳定性明显优于以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模板剂合成的与之具有相同硅含量以及配位环境的传统SAPO-35分子筛。同时NMP导向合成的SAPO-35分子筛明显具有更长的MTO反应的催化寿命。NMP与HMI导向合成的SAPO-35分子筛在硅含量和合成方法相同,晶体尺寸和结构性质非常相近的情况下展现出了不同的理化性质。在44697个结构模型的高通量计算的辅助下,同时结合如29Si固体核磁,同步辐射XRD晶体结构解析等先进的表征技术,揭示了模板分子和SAPO骨架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决定的硅原子的特定分布情况,这种特定分布的不同正是引起SAPO-35分子筛性能差异的原因。本论文从原子尺度上为基于模板法调控的硅原子在SAPO分子筛中的特定分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今后设计合成具有最优化硅分布的分子筛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以NMP为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硅含量的SAPO-35分子筛,SAPO-35_x(x:Si/(Si+P+Al),以摩尔比计)。其中,具有中等硅含量的酸性最强的SAPO-35_0.14展现了最高的CO2吸附量,是已报道的分子筛中具有最佳的CO2吸附性能的材料之一。计算结果表明,酸性增强导致了吸附热的提高,增加了SAPO-35_0.14的无机骨架与CO2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了样品的吸附量。此外,增强的酸性可以大大地提高SAPO-35分子筛的CO2/N2分离能力,通过理想溶液吸附理论(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IAST)模型计算了不同样品分离CO2/N2的选择性,SAPO-35_0.14展现出了最高的CO2/N2分离比。随后的CO2/N2二元混合组分固定床穿透实验证明了该样品优异的CO2/N2分离性能以及稳定的循环再生性能,具有潜在的实际工业化应用的前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APO分子筛的骨架硅含量是影响其CO2吸附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剂,调变SAPO分子筛的硅含量,进一步调节其酸性,对合成具有优异的CO2吸附分离性能的SAPO分子筛具有重要意义。3.以NMP为模板剂,采用晶种辅助微波法实现了SAPO-35分子筛的纳米化。相较于传统水热法合成的SAPO-35分子筛,纳米晶体的尺寸减小了100倍左右。同时NMP可调节的硅含量范围远宽于传统SAPO-35分子筛的硅含量范围,重要的是,其可将纳米SAPO-35分子筛的最低硅含量降至5%。具有最低硅含量的纳米SAPO-35分子筛因晶体尺寸和酸性的下降,在MTO催化反应中展现了显著延长的催化寿命及良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相较于其它具有更高硅含量的纳米SAPO-35分子筛,此样品展现出了最佳的MTO催化寿命,高于以往文献报道的SAPO-35分子筛的催化寿命,甚至超过一些传统SAPO-34分子筛的水平。到目前为止,传统的SAPO-35分子筛由于有限的催化寿命而尚未被认为是MTO反应优良的催化剂。然而,经过优化合成方式以及调控硅含量后得到的纳米SAPO-35分子筛有望成为MTO反应潜在的催化材料。本论文提出的晶种辅助微波合成法与模板调控硅含量相结合的策略可为其他SAPO分子筛的合成及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学位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刻,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均延迟开学,但是"停课不停学",许多学校开启了"直播课堂",让老师和学生们在家上课,进行在线教育。尽管在线教育并不是新名词了,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行还是凸显了许多问题,例如网络基础跟不上,硬软件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等等。除了技术上的问题,
期刊
学位
学位
近年来,有机和无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无机光热剂材料,纳米金棒(GNRs)与硫化铋(Bi2S3)等材料由于其在近红外一区生物窗口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而在癌症的检测与治疗等方面具有潜在研究价值。在现有的报道中,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实现了无机光热剂材料的体内光热治疗、光热一体化药物输运、光热一体化能量转移下的协同光动力学治疗以及与上转换纳米材料复合条件下的光热一体化浅组织荧
学位
玉米秸秆产量丰富,在缺氧条件制备生物炭可实现固碳,减缓碳排放。玉米秸秆生物炭制备和利用,对中国早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工湿地基质吸附性低,处理污水净化率提高难度大。秸秆生物炭作为人工湿地基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基质吸附性低的缺陷,同时作为基质能够促进湿地系统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繁殖,进而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城市尾水产生量大且水质比大多数地表水差
新型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毒性效应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抗生素、双酚类污染物、全氟化合物及其替代品是三类典型的新型污染物,其本身或中间产物在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因此,深入研究三类新型污染物的细胞毒性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污染物体外毒性评价方法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部分染色剂有毒等缺点,而细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女性诗歌表现出多元、多彩的美学面貌,但学界对这20来年的女性诗歌的整体性研究却呈现出匮缺;同时,性别研究的视角已被运用到文学作品当中,但性别伦理的视角却还未被借鉴、被运用到女性诗歌研究中。21世纪女性诗歌呈现出多维的伦理景观,因此以性别伦理的视角观照之,显然是一个可行的研究路径。“性别伦理”一词由苏珊·弗兰克·帕森斯提出。对身体是什么的探究,对两性关系的思索,对女性行为主体的建
植被物候(vegetation phenology)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被称作全球气候变化的“诊断指纹”(diagnostic fingerprint),是了解生态系统行为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物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冬季增温比春季增温更为明显,这种不均衡增温将影响植物的冷激(chilling)和积温(forcing)过程,从而可能会推迟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