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向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水蛭治疗的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脑出血后血液凝固过程中释放的凝血酶对脑水肿的影响,并探讨水蛭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结论:脑内注射凝血酶和注射未加抗凝剂拴血一样可以形成明显的脑水肿,而注射肝素抗凝血、脑水肿较轻,注射生理盐水则不形成明显的脑水肿.脑出血后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凝血酶是引起脑水肿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尽早尽快清除脑内或脑室内血肿,减少凝血酶的产生量,可达到减轻凝血酶对脑组织损伤的目的,从而减轻病人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水蛭可以治疗脑出血及凝血酶所致的脑水肿,可溶解血块,改善微循环,故可用水蛭治疗脑出血,目前临床研究还比较少,以后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作者所在课题组业已在国内、外率先研究并发现,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O)具有独特的选择性抗肝癌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端粒酶活性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其中胎龄<28周的称早早产儿或极不成熟儿,胎龄为29~33周的早产儿称为中度早产儿,胎龄为34~37周的早产儿称晚期早产儿。随着产科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