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增温及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高寒地区林木生长的影响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高寒极端气候地区城乡绿化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本研究以青海省天峻县为研究区,采用自控温电热带土壤增温系统增加土壤温度,通过不同增温时间、不同增温梯度以及不同栽培基质配比的试验研究树木成活及生长,结果表明:1.增温时间:在6月7日开始增温榆叶梅、青杨、紫丁香、青海云杉的成活率达到最高,花叶海棠的成活率则在6月14日开始增温达到最高;6月7日增温榆叶梅、青海云杉和花叶海棠的生长量的增长率最大,6月1日开始增温紫丁香、青杨生长量的增长率最大。2.增温梯度:在土壤增温4℃±1℃时,榆叶梅、青杨和青海云杉的成活率都较其他处理高,而花叶海棠,紫丁香在3℃±1℃时成活率较其他处理高。在促进树木生长上,土壤增温4℃±1℃时相对于其他处理对青杨、榆叶梅、紫丁香的生长为最佳处理,3℃±1℃时处理则相对于其他处理对青海云杉和花叶海棠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3.基质配比:采用森林土:泥炭土:腐熟羊粪:本土为1:1:1:2的配比下榆叶梅,花叶海棠的成活率都较其他处理高,而紫丁香、青海云杉与青杨在泥炭土:珍珠岩:腐熟羊粪:本土为2:1:1:2的配比下成活率较其他处理高。在促进树木生长上,泥炭土:珍珠岩:腐熟羊粪:本土为2:1:1:2的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对青杨、紫丁香的生长为最佳处理,森林土:泥炭土:腐熟羊粪:本土为1:1:1:2的处理则相对于其他处理对榆叶梅、青海云杉和花叶海棠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综合以上结果,在高寒地区城乡绿化造林中采用自控温土壤增温系统于6月7日开始进行土壤增温并将土壤温度的增加量设置为4℃±1℃,同时采用森林土:泥炭土:腐熟羊粪:本土为1:1:1:2的栽培基质配比方式是提高该地区城乡绿化树木存活率及促进生长的最佳方案。
其他文献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目前对中国林业威胁最大的有害生物,对松树具有毁灭性的危害。自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国内外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防治该病,迄今
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liva)是壳斗科(Fagaceae)青冈栎属常绿乔木,因其树形优美,绿化效果好,近年来成为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但由
<正>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由Bailey和Cushing于192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目前根据WHO的分级,少突胶质细胞瘤被分为以下等级,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