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正在步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人们的目光已聚焦在今天的学生是否能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去适应这高度科学技术化的社会这一热点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正在努力地探索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否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去面对更为严峻的科技挑战这个有积极意义的课题。针对我国又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们从科学教育的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着手。努力探索如何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科学教育。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科学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出发,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特点,归纳了对现代科学教育的一些基本认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探索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所涌现的新的课程形态中开展科学教育。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科学教育的课程基本理念。先概括性地阐述课程观,然后分别从理念的两个基本构成方面:教材设计的思想和课程评价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阐述。第三部分根据上述的思考,提出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构想:首先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具体的课程目标,为该课程定位。其次,分别就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课程实施的策略,以及课程资源的选择作具体的分析阐述。更好地说明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中心的科学课程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