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国情以及社会发展的现状,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将促进我国进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而目前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的规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不能得到有机疏散,造成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这些城市空间增长的现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不相符的。如何使城市空间增长既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节省空间,是今后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以南京市为例,对其今后城市空间增长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论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增长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论文的技术路线、论文框架、研究意义、相关理论基础等。在对节约型社会和城市空间增长内涵的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同时,进一步辨析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城市空间增长产生的影响。
其次,以南京市为例,回顾了南京市城市空间增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分别从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两方面着手,分析其城市空间增长的现状与特征,并总结出目前南京城市空间增长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不相符合的问题。
第三,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发展基础,探讨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南京城市空间增长所要遵循的新原则和所要达到的新目标。从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两个角度来探讨南京市城市空间增长模式,认为今后南京应该采取集约型、间隙式、立体化的空间增长模式,以适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最后对提出的模式做了相应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结合上述分析,为了今后使南京城市空间增长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增长,文章提出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