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 SI)是大豆中一类重要的非营养素成分,主要包括以糖苷形式存在的金雀异黄素(genistein, GEN)、大豆甙元(daidzein)及大豆黄素(glyciten)。近年来,对其生物活性研究相当广泛,大量体内体外研究揭示SI可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抑制乳腺癌、胃癌及前列腺癌等细胞系的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抗癌防癌效果。本文拟通过离体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SI对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双核细胞微核及hgprt基因位点突变的影响以及观察其对于化学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诱发的上述各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以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观察SI对CHL细胞DNA损伤的影响以及对于重铬酸钾(PB)诱发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SI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可能的抗癌作用。 方法 (1) SCE试验: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以0.25%二甲基亚砜(DMSO)为阴性对照,以MMC为阳性对照。致突变试验中SI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0.5、5.0、及50.0μmol/L,同时设空白对照:抗突变试验中MMC+SI处理组SI终浓度同前,每个剂量组分别设六个平行样,于5%CO2、37℃孵箱中培养72h。观察SI处理组及MMC+SI组的SCE频率;(2) CHL细胞双核细胞微核及hgprt基因突变试验:阴性、空白及阳性对照同前,用终浓度为0.5、5.0、及50.0μmol/L的SI/SI+MMC预处理后37℃培养44h,然后加入松胞素B(Cyt-B),继续培养至72h,观察双核细胞微核率及hgprt基因突变频率:(3)SCGE试验:以0.25%DMSO为阴性对照,以1mmol/L的PB为阳性对照,同时空白对照,以0.5、5.0、50.0μmol/L的SI/SI+PB处理细胞后培养1h,观察彗星形成的尾长及拖尾率;(4) SI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选用离体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以MTT比色法测定SI对该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有丝分裂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