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说中农民工形象的自我呈现与知识分子视角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uang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工潮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产生的独特现象,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由民工潮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当今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等方面一系列的变革。不断涌现的农民工小说就是作家积极介入社会,对这一问题在文学艺术上所产生的回响。新世纪以来,对农民工形象的书写主要有两类不同的创作主体,农民工作家与知识分子作家。这两种不同的创作主体在教育背景、文化结构、个人经历、社会地位等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农民工形象的生成。本文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在阅读大量农民工小说的基础上,以农民工作家与知识分子作家的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不同创作主体下的农民工形象,展现新世纪小说中农民工形象的全貌,分析农民工形象产生的背后原因,体现了作家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与批判意识。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论述:第一章“农民工形象的自我呈现”,主要探讨农民工作家视野下的农民工形象,分析农民工形象与农民工作家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知识分子视野下的农民工形象”,主要从知识份子视野下的农民工形象进行探讨,对知识分子笔下的农民工形象进行概述,从知识分子自身角度出发,对掩盖在农民工形象背后深层的社会、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批判;第三章“两类农民工形象背后的成因”,则探讨创作主体在想象性写作与市场化写作如何取舍,这两者也是制约农民工形象生成原因。
其他文献
<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设计中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其中三维设计软件以能直观地表现图形传达设计者的思想、构思和意图,减少设计过程
目的探索脊髓压迫症术后并发截瘫的病因及避免措施。方法归纳分析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脊髓压迫症患者手术前、后病程演变与影像学变化。结果造成术后截瘫的主要原因为术后脊髓
从理论要求和现实需要两个层面探讨和谐社会构建活动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我国当前还存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缺乏互信、公众参与机制短缺、公众制度化参与意识
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林肯》,其台词改编自通俗历史学家多丽丝&#183;柯恩斯&#183;古德温所撰写的畅销书《林肯与劲敌幕僚》。该书因此成为2005年《纽约时报》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