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过程中不同类型石油酸腐蚀性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酸腐蚀是炼油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腐蚀形态,是当今石油炼制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石油酸的腐蚀规律比较复杂,影响石油酸腐蚀的因素众多。首先,本文采取红外光谱和负离子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详细研究了D炼厂润滑油馏分和商用混合环烷酸中酸性组分的组成及分布,并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扫描经190℃和常温静态腐蚀后的钢片表面,比较相同酸值的不同石油酸模拟油腐蚀性差异。发现D石油酸腐蚀性更强的原因在于其酸性组分中芳香酸和烷基酚类含量较高。其次,在190℃下进行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石油酸静态腐蚀实验,并运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技术、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片进行微观分析。分析得出三种石油酸的腐蚀产物均含[α-Fe(OOH)]、Fe2O3和Fe3O4,腐蚀性强弱顺序为:苯甲酸>正辛酸>环已基乙酸。再次,本文还采用铁粉法考察了烷基酚类化合物对石油酸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影响不大,炼油过程中可暂不考虑其对设备腐蚀的影响。最后,通过改变油品中的含水量考察水对石油酸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的存在会极大地增强石油酸的腐蚀性,尤其当油品酸值较高或芳香酸、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时,水分对石油酸的腐蚀性增强效果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选取不同有机胺为模板剂,合成一系列FER分子筛,系统探究了模板剂对FER分子筛的孔结构、形貌、酸性、晶粒大小及其催化正丁烯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探索水蒸气对FER分子筛改性的条件,成功制备出更高活性和稳定性的改性FER分子筛。在此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XRD)、微-介孔全静态吸附(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红外(Py-IR)、固体核磁(NMR)、扫描电镜(
学位
蔗糖转运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跨膜转运蔗糖的膜蛋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AtSUC4与拟南芥光系统I亚基L蛋白(AtPsaL)发生了
本实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粉,来研究对獭兔和湖羊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从而探讨日粮中桑叶粉的适宜添加量,为桑叶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应
目前针对Ap的神经毒作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减少Ap的前体即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的量;调节APP的裂解,减少Ap的产生;促进Ap的降解和清除;防止Ap的聚集和沉积;阻断Ap作用机制的关键环节等。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神经元细胞损伤后48h,热休克蛋白Aβ1-40、HSP70、N-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