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VC帧间快速编码算法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yi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清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视频传输和储存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一新环境下,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工作小组制定了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H.265)来应对挑战。HEVC为了达到高效编码的目的,在原有视频编码标准Advanced Video Coding(AVC/H.264)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如灵活块划分方式、非对称运动模式划分、多预测块模式。与H.264相比,HEVC在获得相同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50%左右的传输比特流,但在编码复杂度计算量上也大大地增加。在计算能力一般的无线移动终端设备上,由于设备不能支持所有编码技术的使用,这势必会大大降低编码效率,从而无法突显HEVC编码效率上的优势。在视频编码技术中预测编码是计算比重最大的一部分,而其中的帧间预测编码又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HEVC帧间快速编码算法研究是当今视频编码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和视频编码的整体框架,然后对当今国内外在HEVC的快速编码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接着,对HEVC的编解码框架和相关关键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HEVC帧间CU(Coding Unit)块划分和PU(Prediction Unit)预测模式做了详细说明和深入研究。在针对HEVC的CU块的划分过程中,本文先参考空域上的邻近LCU(Largest Coding Unit)的最大划分深度(Depth)为当前LCU划定一个范围,从而跳过部分深度下的PU预测模式判决过程,有效的降低编码复杂度。为了进一步降低CU划分的计算复杂度,在每个深度进行完PU模式预测判决之后,根据最佳模式下的残差信息以及变换量化系数矩阵提出了提前结束CU划分的算法。在针对HEVC帧间PU预测模式判决过程中,本文提出了针对编码过程中占比最大的两种PU模式——Skip模式和2Nx2N模式的快速算法。为了提前预测Skip模式,本文将Skip模式放在PU预测流程的最前面进行。其中,快速Skip算法是通过挖掘残差信息、变换量化系数以及量化参数与Skip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快速2Nx2N算法是通过分析编码过程中产生的运动矢量残差、变换量化系数中非零数目以及变换单元(Tranform Unit,TU)划分的深度等编码信息与2Nx2N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实验表明,两个快速模式判决算法都取得了很好的编码效果。同时,由于两个算法针对的是两种不同的PU模式,因此可以将两个算法合并使用。在两个算法合并使用情况下,编码时间在视频质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在低延时场景下可以减少44%和在随机插入场景下可以减少51%。本文提出的算法通过很好的利用编码过程的已有的编码信息和图像视频自身残差相结合的方法,对帧间CU块划分和PU预测模式的判决提前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相当程度上加快了HEVC编码器的速度。因此,该算法对HEVC在今后实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多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指利用对相同场景的多次独立成像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位置偏移的多帧低分辨率降质图像重建成一幅高分辨率图像。此技术不需改变现有的成像设备,仅通
为了引进新的服务类型,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导航信号体制的研究和设计。L频段卫星导航信号的严重拥挤,使得新服务的引进将面临严峻的兼容性问题。为此本文重点研究并总结了L频段
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在专业领域和特殊环境下的应用研究。而其中一个需要关注的内容就是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宽带无线视频通信系统。   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两个
阵列雷达作为现代战场的必要装备,其研究、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控阵雷达允许波束高速捷变,因此搜索、跟踪任务可以同时进行。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任务对
空芯光纤在激光能量传输、红外热像传输和检测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它具有红外传输损耗小、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柔韧性好等显著的优点。空芯光纤根据其内部材料和
空芯光纤作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红外传输光纤,具有易于制造,结构简单,柔韧性好,红外传输损耗小等显著的优点。空芯光纤根据内部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反射型及泄漏型两种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是限制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如何尽可能地提高频谱效率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伴随WiMAX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HSDPA
信号参数估计是信号处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军事信息化不可缺少的一环,也关乎到通信、定位、地震监测等民用科技的各个层面。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要更有效的利
本文设计了一款以ARM技术、CAN总线技术和以太网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协议转换器,用于实现对计量泵的远程控制。首先在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系统功能需求上,分析了现场总线发展
智能车辆视觉导航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检测是车辆视觉导航中的关键技术,其效果受到噪声质量和成像质量的影响。智能车辆要实现在城市繁忙道路上完全无人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