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透镜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去除及相位再现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透镜同轴数字全息是一种可同时获取物体振幅和相位信息的显微成像技术,具有成像视野大、分辨率高、空间带宽利用率高、样本无需染色等优点。而且因光路结构无需复杂的光学调制器和光学透镜,它还兼具便携和成本低等优势,特别适合微生物样品的定量信息统计。但其固有的物光与参考光同向传播光路同时也带来了共轭像干扰问题,会严重影响重建物光场的质量。此外,从重建物光场中直接获得的相位信息存在包裹现象,需要相位解包裹算法还原物体的原始相位。因此,共轭像去除与准确的相位解包裹算法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系统的算法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以达到提高无透镜同轴数字全息重建像质量和相位恢复准确性的目的。首先梳理了相关成像与再现理论,在现有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双波长角谱迭代去除共轭像重建算法和结合区域判别的k值取整二向剪切相位解包裹改进算法。然后利用MATLAB平台模拟无透镜同轴数字全息波前干涉记录过程,构建纯振幅型、纯相位型和振幅相位混合型仿真物光场,并从仿真物光场中选择不同相位值的单一和混合物体的包裹相位,分别用于对改进的共轭像去除算法、解包裹算法开展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验获取不同尺寸微粒、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无透镜同轴数字全息图,并采用定性与基于图像清晰度评价参数及统计学参数的定量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改进算法的共轭像去除效果、相位解包裹效果分别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波长角谱迭代算法在重建振幅图像的能量梯度、灰度方差和傅里叶频谱加权对数等三种图像清晰度评价值上的表现均明显优于传统角谱重建算法。且针对纯振幅、纯相位和振幅相位型等不同类型物体的仿真重建物光场与原始物光场在振幅和相位方面的均方根误差值均最小,形貌上最接近。此外,改进的相位解包裹算法得到的不同相位值单一样品或混合样品解包裹相位与原始相位的均方根误差值均最小,不存在拉线或无法解包裹现象,且实验测得的微粒和细胞厚度与标准厚度也相吻合。因此,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能有效去除共轭像,能更加准确地还原物体的振幅与相位信息,适用于无透镜同轴数字全息图像的重建,将有助于推动该显微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形态学观测和微观粒子场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其他文献
岩溶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径流息息相关,径流的影响将在灰岩内部产生大量溶隙(管道),这些溶隙的形成将会极大影响岩溶地区的稳定性。三峡库岸地区由于长江径流的影响,地表及地下水系发达,从而形成复杂的岩溶溶隙网络,因此更易发生岩溶地质灾害。因此,为深入了解灰岩岩溶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溶隙对灰岩的损伤弱化机理。由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湿循环下节理岩体宏细观损伤劣化机制及本构模型研
离心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集成度高、成本低廉、操作性强的微流体平台,近年来逐渐成为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生化反应、食品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但是,由于离心操作中流体的单向流动特性(由转动轴心向外周运动)和芯片整体运动的性质,传统流动控制方式,如外加泵、阀结构和集成的微阀装置等都很难应用到离心微流控芯片的流控操作中,这也限制了离心微流控芯片上流动控制的灵活性及其广泛应
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反应器起泡是影响其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揭示AD起泡机理对保障AD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鉴于此,本研究以实验室规模的餐厨垃圾AD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引入实际沼气厂中常见的负荷波动、氨抑制和高油脂等三种扰动因素,开展泡沫诱导实验。观察起泡前后反应器性能、表面张力、粘度和EPS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形貌、群落结构等生化
随着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向深部延伸开采成了必然选择。然而,进入深部开采以后,深部工程灾害频频发生。其中,煤与瓦斯突出是深部工程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它的发生机理难以掌握,预测和控制的难度较大,而且突出的“阀值”始终无法量化。煤体能量演化以及瓦斯运移规律对突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利用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MTS拉压弯扭实验设备”和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THM-2型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试
第三场所对于社区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对于老旧小区内第三场所的建设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而由于第三场所对于山地老旧小区的重要性与独特意义,让山地老旧小区语境下的第三场所研究更具有价值。本研究以山地老旧小区第三场所为研究对象,聚焦3个问题:第一,第三场所如何识别?第二,山地老旧小区第三场所现状如何?第三,有哪些优化山地老旧小区第三场所的设计建议?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思路为:第
作为常用的交直流功率变换拓扑之一,单相PWM整流器因具有高正弦度的输入电流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成为了当今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输入输出瞬时功率的不平衡,单相PWM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中包含固有的二倍工频纹波,该纹波电压通过反馈进入控制环路,引发参考电流和输入电流的畸变,传统通过降低电压外环带宽以抑制电流畸变的方式会同步降低变换器的动态性能。针对此问题,本文从控制层面出发,探索解决单相PWM整流器因输出
冷喷涂技术由于其众多优点,在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冷喷涂是利用低温高压载气将喷涂颗粒加速至临界速度以上后撞击基板,依靠喷涂颗粒和基板材料本身的塑形变形能力产生结合后沉积形成涂层的技术,喷涂过程中颗粒一直保持固态。与热喷涂工艺不同,冷喷涂过程中,喷涂颗粒一直保持较低温度,高温氧化、相变、分解等不良影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从而能够保留材料原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比如氧化敏感材料在缩放喷管
螺旋管直流蒸汽发生器(HOTSG)因其紧凑式的结构设计、较好的传热性能和热膨胀自由等安全特性在铅铋快堆中得以广泛应用。作为铅铋快堆一、二回路换热的关键设备,HOTSG的稳定可靠影响着反应堆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而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稳态和瞬态条件下关键参数分布、安全特性分析均需要热工水力特性作为输入条件,因此建立准确的热工水力分析模型是开展蒸汽发生器设计与分析的基础。本研究以铅铋快堆螺旋管
大脑皮层损害或神经肌肉疾患将使得患者失去部分甚至全部的运动控制功能,有效的康复治疗是重建运动功能的重要临床途径。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通过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使肌肉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一种物理康复方案。当前NME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风(Stroke)患者的运动功能重建以及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
近年来,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以及人居空间转型。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驱动力作用于乡村居住空间而发生演化,其演化规律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地理学、社会学、旅游学的研究比较注重宏观规律的把握,但研究尺度较大,且无法聚焦到乡村个体,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以空间形态学视角,对旅游影响下乡村居住空间的动态演化研究补充了该领域中微观视角的研究。针对此,本文以“乡村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