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43年美国纽约益利铁路公司(New York Erie)首次发行可转债向社会筹集资本以来,可转债独特的金融性质逐渐为投资者所熟悉。美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可转债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可转债市场近几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在此背景下,可转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目前,学者对可转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动机、条款设计、发行者与持有者的最优策略以及定价问题这四个方面。其中,可转债定价问题的研究无论对发行者还是对持有者都具有重大意义,成为学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对可转债定价采用的方法有解析法与数值法两类。这些方法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本文在分析可转债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复合期权模型,结合二叉树方法,以期得到可转债较为理想的模拟价格。
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本文从可转债市场发展出发,并简要介绍传统可转债定价方法的缺陷,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奠定基础。在总结现有国内外学者对可转债及复合期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可转债与复合期权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最后,详细论证了可转债与复合期权的对应关系,得到定价模型与求解方法,并通过实际数据来验证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
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可转债的模拟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转债的价值被高估。出现高估的现象,可能是由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以中行转债为例,在市场存在卖空机制情况下,证明了可转债价值被高估的情况下存在着无风险套利机会。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出现,说明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而套利力量将会推动市场重建均衡。文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可转债市场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