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期权方法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43年美国纽约益利铁路公司(New York Erie)首次发行可转债向社会筹集资本以来,可转债独特的金融性质逐渐为投资者所熟悉。美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可转债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可转债市场近几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在此背景下,可转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目前,学者对可转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动机、条款设计、发行者与持有者的最优策略以及定价问题这四个方面。其中,可转债定价问题的研究无论对发行者还是对持有者都具有重大意义,成为学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对可转债定价采用的方法有解析法与数值法两类。这些方法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本文在分析可转债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复合期权模型,结合二叉树方法,以期得到可转债较为理想的模拟价格。   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本文从可转债市场发展出发,并简要介绍传统可转债定价方法的缺陷,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奠定基础。在总结现有国内外学者对可转债及复合期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可转债与复合期权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最后,详细论证了可转债与复合期权的对应关系,得到定价模型与求解方法,并通过实际数据来验证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   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可转债的模拟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转债的价值被高估。出现高估的现象,可能是由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以中行转债为例,在市场存在卖空机制情况下,证明了可转债价值被高估的情况下存在着无风险套利机会。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出现,说明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而套利力量将会推动市场重建均衡。文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可转债市场的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农村低收入农户融资较为困难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我国已经引入了小额贷款来解决衣村地区融资难的
金融危机后,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湖南也开始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产品内分工对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占领国内或国际产品价值链的高端以及实现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检验产品内分工对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以实证结果为基础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