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浪漫细腻、诗意幻想的艺术气质被后人誉为“音乐诗人”。舒曼在其音乐创作与评论文章中充分显示出卓越非凡的音乐才华以及进步创新的艺术思想。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其中钢琴音乐的创作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830年至1840年是舒曼的“钢琴作品年”,大量优秀、璀璨的钢琴作品都出自这一时期。舒曼的钢琴音乐创作形式新颖、风格鲜明,比同时代的任何作曲家更丰富地表现出浪漫主义精神,更注重其个人情感的表达。本文通过对舒曼《C大调幻想曲》这部经典佳作的演奏与教学研究,力求展现舒曼新颖独特、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以及幻想与热忱同在,优雅与奔放并存的音乐风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舒曼本人及其钢琴作品的简述。首先对罗伯特·舒曼的生平经历及创作历程做了概括性论述,然后从重要地位、创作体裁与类型、独具创新的创作特征三个方面对舒曼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论述。第二章是对舒曼《C大调幻想曲》作品分析。首先介绍了舒曼《C大调幻想曲》的创作背景;其次对这部三乐章大型幻想曲的曲式结构进行细致的划分;最后分别从诗与乐的交融、诗幻的旋律、丰富多样的节奏类型、灵活多变的织体形态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舒曼《C大调幻想曲》创作风格上的特点,并为下文进行详尽的演奏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是对《C大调幻想曲》的演奏分析。笔者从音乐文本与钢琴演奏的角度出发,对《C大调幻想曲》三个乐章的演奏技巧(包含节奏、力度、触键、音色、踏板等内容)与艺术内涵(包含音乐表现、情绪情感、音乐形象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诠释与分析,并结合自身演奏经验阐述个人见解,以求更加准确、完整的诠释舒曼的创作意图与音乐风格,从而深入挖掘《C大调幻想曲》的丰厚艺术价值。第四章是对舒曼《C大调幻想曲》的教学研究,这一部分是全文理论观点的升华。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首先从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术技巧与艺术表现相结合、总体把握与个体突破相结合、抽象思维与直观形象相结合这四个方面对教学原则展开论述;其次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注重学生音乐听觉的培养、努力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求新求变三个方面将教学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与心得体会加以总结提炼,进一步对舒曼《C大调幻想曲》进行教学研究,以期发掘该曲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