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物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深化为物理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其中构建物理模型能力是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高三物理复习中知识和习题中都涵盖着较多的物理模型,这些物理模型常常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在试题中。但是如果高三阶段不注重学生构建物理模型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复习效率低下。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本文首先对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其次以山东省所用的2015-2019年全国一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中对物理模型的考查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分析,汇总统计了常考的物理模型及模型类型,并对高考试题对学生建模能力的要求进行了量化统计,得到近五年全国一卷三个层次模型考查分值稍有变化,但相对稳定,三个层次模型分值大致比例为3:5:2,为模型教学指明了方向;然后,选取对建模能力要求与高考相近的潍坊市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对自己所教学生进行了一次体现物理模型考查的调查考试,分析学生每题的得分率,得出学生目前对考查过程模型的题目得分率较低的结论,接着以学生得分率最低的25题为依托,设立具体建模指标,得出学生建模的难点在于从复杂的物理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最后探讨了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过程中提升学生构建物理模型能力的策略,即:引导学生总结物理模型,分析典型物理模型的特征;设计分步小问,引导学生体会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采用例题加变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在自己所教高三4班进行一轮复习教学实践,实践表明模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地、特征明显的物理模型,能够帮助学生对习题进行归类,学生解题思路更加准确,从复杂的物理情境中提炼物理模型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