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补助动词“てみる”与汉语助词“看”的对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的补助动词“てみる”和汉语的助词“看”在《日汉大辞典》、《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超級クラウン中日辞典》等日汉、汉日词典中被直接对应起来。而通过实例考察可以发现,既有对应的例句,也有不对应的例句。而且迄今为止“てみる”和“看”的对比研究为数不多且不充分,并没有阐明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本文拟明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てみる”和“看”都是常用的尝试表达。笔者认为明确两者对应关系能为中日尝试表达的对比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本文主要利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研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研发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研发的《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通过实例来探讨两者的对应关系。在第1章中,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对“てみる”的先行研究、“看”的先行研究以及两者的对比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其问题点,揭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阐明研究目的。再结合先行研究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第2章中主要从语气角度结合《中日对译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实例探讨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在第3章中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明确了“てみる”和“看”的对译情况。在第4章中利用《现代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对两者前接动词的异同进行了探讨。第5章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用例,从文体角度分析了“てみる”和“看”的使用倾向。第6章是本文的总结。结论如下:“てみる”和“看”对应的地方很多,但也存在不对应的地方。“てみる”的使用范围比“看”更广。从语气角度看,“てみる”和“看”都能与评价、认识、希望、意志、劝诱、行为要求、疑问的语气共现,但是在通过叙述语气传达动作这一动的事态的情况下,两者存在不对应,“てみる”既能用于表过去的动作也能用于表非过去的动作,而“看”只能表非过去的动作。从前接动词的角度看,“てみる”前面既可接持续动词也可接瞬间动词,而“看”前面基本只能接持续动词。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的实例考察,“てみる”翻译成“看”的对译率非常低只有4.43%,上述的“てみる”和“看”不对应的地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てみる”被翻译成了“V”“VV”“尝试动词”“V一下”“VV看”这五种形式,翻译成“V”形式的例句最多,但却大多失去了日文原文的尝试义。“てみる”句表达动作、意志、希望时与“VV”“V一下”“尝试动词”对应;表达评价、行为要求、疑问时,与“VV”“V一下”对应;表达认识、劝诱时,与“VV”对应。除了“VV看”以外其他形式都可描述过去的动作。而“看”译成“てみる”的对译率较高为80%。通过考察文体,我们可以发现“てみる”和“看”呈现的是完全相反的倾向,“てみる”在除会话以外的叙事部分也就是书面语中常用,而“看”在对话中常用。这种文体倾向也和之前“てみる”句和“看”句与语气的共现分布情况紧密相关。“てみる”句最常与叙述语气共现,而“看”句最常与表行为要求的语气共现。《中日对译语料库》中“てみる”对应的各个汉语形式呈现出不同的文体分布特征,“V”“尝试动词”在叙事部分常用,而“VV”“V一下”在会话和叙事部分的使用率相近。
其他文献
有人认为,在职业高中教书,简直太简单了,因为所用的教材比普通高中的简单,所教学生的头脑比普通高中生的简单。我在职业高中从事物理教学已有十八年了,刚开始时,也有同感,认为职高物理比普高物理简单多了,很轻松地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后来逐渐发现,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调查,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太难,不容易理解;内容枯燥,学习没有兴趣;大多数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较困难,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