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野地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铜多金属成矿带(Ⅲ)西段北侧,属于扎普-多不杂铁铜金成矿亚带(Ⅳ)。在对弗野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了弗野矽卡岩型铜银矿床。通过地质填图和剖面测制,对弗野地区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划分,将下二叠统曲地组、中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中二叠统龙格组、中上二叠统吉普日阿组、下白垩统欧利组进行进一步划分,将古近系唢呐湖组修订为康托组。龙格组灰岩是弗野铜银矿的控矿地层。研究区出露的岩浆岩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确定,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玢岩分别形成于157.4±3.1Ma、151.4±1.4Ma、111.7±1.7Ma 和 106.55±0.42Ma。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怒洋双向俯冲构造背景下的岛弧环境。与弗野铜银矿有成因联系的为石英闪长岩,其具富钾、贫钙、碱度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弱亏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弗野铜银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和中二叠统龙格组。吞龙共巴组为一套碎屑岩建造,与岩体外接触带具有较强的角岩化,龙格组为一套碳酸盐建造,在岩体接触带形成约2km宽的大理岩带。共发现铜银矿体2条,矿化体3条,矿(化)体长80~140米不等,宽2~18米不等,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与龙格组外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矿石矿物以褐铁矿、黄铁矿、磁铁矿、孔雀石、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金矿物、银矿物为主。对弗野铜银矿区的矽卡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矿区矽卡岩矿物以钙铝榴石和透辉石为主,是典型的钙质矽卡岩组合。另见有硅灰石、绿帘石、褐帘石、绿泥石、石英、符山石、斜长石、矽线石、金云母等矿物。弗野矽卡岩型铜银矿位于班-怒成矿带北侧,和南侧尕尔穷和嘎拉勒矽卡岩型铜金矿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班怒洋闭合双向俯的地质背景下。在综合研究弗野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弗野铜银矿矿床地质特征和与成矿有关的燕山期石英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南侧尕尔穷和嘎拉勒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对比,认为弗野地区具有寻找与晚燕山期石英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