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思想文化领域的政治批判——以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ge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开启了建国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政治批判运动的先河。作为“开国文坛第一案”,这场运动历时四个多月,从中共高层到党外民主人士,从各级领导到普通党员民众,从各地报纸刊物到层层覆盖的组织,从电影、文学到哲学、历史、教育——各色人物轮番登台,多种力量相互碰撞,众多领域广泛涉及,其直接和间接后果给共和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本研究首先尝试还原批判运动的历史语境,并以大众传媒为主线,以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为顺序,对轰轰烈烈、错综复杂的批判运动进行细致梳理,对史实予以考订。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新闻传播领域对批判运动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大众媒体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对媒体助纣为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批判运动给媒体造成的深远影响。  研究认为,建国之初日渐严密的组织系统、频繁的政治动员等为批判运动准备了基础,而此时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仍处于探索和过渡阶段,一元化管理实现突破,政策倾向鼓励和宽松,但媒体多元格局徒有其表,报纸批评存在隐忧,新闻事业开局良好的同时存在很多缺陷。在批判运动中,媒体充当了组织者、鼓动者、指导者的角色,其作为“宣传纸”的定位,以阶级斗争工具论为基础的“常态”新闻体制,都使得媒体的盲目、狂热不可避免。而在《武训传》批判运动中形成的通过大众媒体组织、造势的“批判模式”以及媒体对政治自觉依附、对“政治家”紧跟照办的惯性思维则给媒体造成了严重、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由国家广电局自主研发并颁发的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行业技术标准。它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GPS
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整改,产生了大批下岗待业工人;1999年以来,大学生连年扩招,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职场节目作为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一种媒介形
从1989年到1999年的十年之间,我国的31个省级电视频道上星全部完成,覆盖全国市场的电视网络形成,我国电视业基本形成了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电视地面频道——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