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肿瘤的精准定位是结肠早癌内镜下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中确保肿瘤完全切除的先决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纳米碳和钛夹联合标记定位方法在追加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的34例早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标记方法分为两组,标记组为术前行内镜下纳米碳及钛夹联合标记定位,对照组行钛夹标记,必要时行术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的精准定位是结肠早癌内镜下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中确保肿瘤完全切除的先决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纳米碳和钛夹联合标记定位方法在追加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的34例早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标记方法分为两组,标记组为术前行内镜下纳米碳及钛夹联合标记定位,对照组行钛夹标记,必要时行术中肠镜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肿瘤位置、纳米碳标记清晰度、有无腹腔污染、术中探查病灶定位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情况、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病理肿瘤与近端切缘的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和肿瘤位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组术前接受纳米碳联合钛夹标记与手术之间的中位时间为5天。两组中34例患者(100%)腹部平片均能看到两枚钛夹。标记组中16例患者(94.1%)在腹腔镜手术中成功发现纳米碳染黑区域。两组患者中未发现接受标记后出现与标记相关的发热、腹痛等症状。两组患者均接受R0切除。两组间手术方式、淋巴结数目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组术中病灶定位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2.35±1.52min vs.5.62±1.86min,P<0.05;140.24±30.29min vs.168.35±39.31min,P<0.05)。标记组实际手术方式均与手术计划相符,无术中更改手术方式或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因术前定位与术中不符合而切除了更长的肠段。标记组切除标本中肿瘤与近端切缘距离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1.10cm vs.5.33±1.19cm,P<0.05)。总共有3例患者(标记组1例,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内镜下纳米碳联合钛夹标记定位方法能对早期结肠癌经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患者的原始病灶进行精准的术前、术中定位。精准的术前定位能为腹腔镜手术的Trocar位置和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因Trocar位置选择不当造成手术视野显露不佳导致的手术失误。术中快速而精准的病灶定位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足够的安全切缘,为术者精准切除肿瘤提供向导。术前内镜下纳米碳联合钛夹标记定位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位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食管穿孔是食管癌放疗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放疗后发生食管穿孔的危险因素,并综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适用于临床的预测食管癌放疗后发生食管穿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最后加以验证,以期为临床防治食管穿孔提供理论根据。材料与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通过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比较恩利、类克、修美乐及其类似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以了解三种TNF-α抑制剂原研药及其类似物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Ovid生物医学、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字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截止2019年12月13日)中所有TNF-α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实验(RCT),语种不限。两名评价
目的探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及组分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分析影响PA患者并发MS的相关因素,探索醛固酮水平异常与MS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01月-2020年03月于内科科室经筛查、确诊实验或术后病理结果确诊的10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平均年
目的: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捕获的患者的栓子病理特征与患者病因、预后和介入手术参数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经神经介入团队评定可行血管内治疗且成功取出栓子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不明原因三组,分析血管闭塞部位、取栓次数、手术再通
目的1.构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音乐体适能活动方案;2.探讨音乐体适能活动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体适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首先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Database,EBSCO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
目的通过对35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统计分析,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阐述35例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特点。方法根据NMOSD的2015年国际诊断标准,筛选出2009-2019年就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的35例NMOSD患者,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电话或者门诊随访的方式收集35例患者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中的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水平、血脂及其他脑梗死危险因素等指标,初步探讨血清ANGPTL4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探寻急性脑梗死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以期为脑梗死提供新的临床评估手段及防治靶点。【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
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探究三种不同浓度的丝素蛋白多孔支架的物理性能、降解特性、细胞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评估和探讨其用于口腔软组织增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SF1(1wt%)、SF3(3wt%)、SF5(5wt%)三种不同浓度的丝素蛋白多孔支架。1、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
目的: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1,CTHRC1)是一种参与胶原基质形成的基因,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为:(1)检测正常及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牙龈组织中CTHRC1的表达和分布特点,了解CTHRC1是否在炎症牙龈组织中表达及参与炎症进展。(2)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