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信任与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有不解之缘。当前,信任问题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所共同关注,研究信任成为热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履行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职能的税收,必然要求征税人和纳税人在征纳过程中,双方相能遵从,互有信任,关系和谐,各得其所,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建立信任是保证税收征纳关系合法、有效、公正、和谐的必然选择,论述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今中国社会的信任低迷乃至信任缺失问题谈起,引出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信任问题。为了充分说明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信任,首先解读信任的含义,然后分析信任的来源以及信任对于人类及社会的价值。第二部分将信任引入税收的征纳关系之中,阐释信任之于现代税收征纳关系的重要意义,并立足税收工作实际,通过问卷调查,解剖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信任现状,得出了我国税收征纳关系中信任缺失的结论。第三部分全面分析税收征纳关系中信任缺失的原因,归结为税收文化的落后,税收理念的定位偏差,税收制度的缺陷,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缺失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深入探讨和思考我国税收征纳关系中信任的构建。本文提出,构建我国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信任,税收宪政之路是前提,全面实现依法治税是基础,公正合理的征纳过程是关键,营造良好的税收文化是保证。本文从信任的视角,通过实证调查,解剖我国并不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并以构建信任为良方,图谋问题的根治。本文以为,税收征纳关系应为依法而征与依法而纳的平等、信赖、协作关系,要维护这种关系的长久持续有效,必须依赖征纳双方的相互信任。构建税收征纳双方的信任,主要在于使得税收走上宪政之路,在于全面落实依法治税,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征纳关系以及营造良好的税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