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科学应对、有效防范我国学校体育中的雾霾风险,研究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应对行为问题,引入了风险沟通和风险认知变量,探讨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风险认知概念维度及其测量,调查了学校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风险认知、风险沟通和应对行为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现象理论,揭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机制,提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措施,以期为学校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积极应对雾霾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提高研究效度,研究采用了探索性序列混合研究设计、聚敛混合研究设计和嵌套混合研究设计,具体采用了知识图谱方法、访谈法、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得出如下结论:(1)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概念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概念包括信息告知、宣传平台、信息反馈三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认知概念包括主观感受、主观评价、理性判断三个维度。(2)研究编制的《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量表》是单维度,即积极应对;《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量表》包含主动获取知识和被动接收信息两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认知量表》包含危害性和恐惧性两个维度,三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测量推荐标准,可以用来测量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和风险认知三个变量。(3)雾霾影响下,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呈现出高雾霾风险认知和弱应对行为,学校呈现出低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4)人口统计学变量是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风险沟通、风险认知、应对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总体解释力较弱,风险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验和政策监管,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暴露程度和信息传播,应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危害认知、信息传播和行业制度。(5)体育活动雾霾应对知行悖离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及现象,主要观点为:在行政干预下,风险沟通能引发积极应对行为;在现实条件限制下,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雾霾危害共识导致回避应对行为,肤浅的危害认知难以促进参与者的积极应对行为,风险认知对积极应对行为的影响离不开条件因素的支持。(6)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风险沟通正向影响应对行为,风险沟通正向影响风险认知,风险认知正向影响应对行为,风险认知在风险沟通对应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雾霾风险知识讲授与雾霾信息告知,促进体育活动参与者积极应对雾霾风险。(7)北方多数地方的雾霾天学校体育活动叫停标准存在阈值设置偏高和学校叫停户外体育活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故研究提出雾霾天体育活动叫停标准的建议,即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分别根据AQI>150、AQI>200、AQI>300阈值标准,达到阈值即刻叫停户外体育活动。(8)总体看,体育活动参与者视角的雾霾应对措施较为有限,有利的场馆环境条件和相关的政策与制度是促进参与者个体积极应对雾霾的有力保障。未来研究需要转向相关政策和制度方面,解决雾霾影响后体育教学的补偿问题、体育活动叫停标准问题和学校规范开展风险沟通的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出台行业政策和制度,如《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应急预案》,以促进参与者个体的雾霾积极应对行为,保障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有序、规范、合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