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系统分析的原理,研究了晋中春小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特征。 1基本摸清了山西晋中春小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构成,以及麦田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和春麦田害虫的优势种-麦蚜及天敌的亚食物网结构。 2进行了麦蚜及其天敌群落结构的生态位的分析,从时间、空间及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进行了重叠及宽度的定量估计,分析了天敌对麦蚜的跟随效应及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春麦田受周围冬麦田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田间自然控制力比较弱,应加强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综合管理。 3对施用不同农药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了比较,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农药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群落稳定性的下降。 4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根据五种指标,可把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分为发生、发展两个阶段;并从时间序列等方面研究了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演替:即春麦田节肢动物从稳定期进入不稳定期,然后再进入稳定期。 5应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探讨了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随时间演替的变化规律,初步探明了演替的趋向和主要演替阶段;找出了在春麦田节肢动物群落演替中起主要作用的种群。即:发生时间长,数量少,波动性小的节肢动物群落;发生时间长,数量大,波动性大的节肢动物群落;发生时间短,但其数量高峰期比较集中的节肢动物群落。 6明确了晋中春麦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构成、主要类群;对施用不同农药的麦田土壤节动物的丰富度、种群数量以及生态优势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农药对春麦田土壤节肤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影响很大,应适当控制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