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在这样一个阶段,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作为与之对应的政治体制改革显得就相对薄弱很多。这其中作为政府重要推动器的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史,可发现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对于推动国家整个政治体系趋向经济体制的方向,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在现行条件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体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现有的公务员制度转变是从传统的人事制度转变而来,原有的人事制度对现有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为瞩目的成就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并且基本上形成了40个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作为配套的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发展历程来看,很长时间都是以干部人事制度为基础,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极大的推进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善,而这一制度的完善,是以我国多年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基础,既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也借鉴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优点,可以说这一法令的颁布是代表着中国特色的一部在中国公务员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开始。从内容方面来看可发现,其中的宗旨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路线就是要坚持党的路线不动摇;最佳的用人环境则是公平、平等、竞争和择优;最有效率的方法则是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阶段,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不可避免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是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建设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首先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公务员内涵的阐释以及相对应的选拔程序,进而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然后分别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制度建设的层面深入探究了我国公务员现存的问题及在现实情况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国家公务员体系的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结构:本文的第一个结构主要是阐述国内外关于公务员的相关理论,并且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自从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逐渐开始了改革发展之路,然后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次就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完善的必要性,这些理论论述和实践分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的第二大结构是针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相对来说,国外的公务员制度值得借鉴的地方则很多。而本文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制度建设的层面以及政策执行的层面对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来看:第一,就是在公务员的录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歧视性问题。第二,关于公务员人员在辞职辞退方面的规定显得相对的含糊不清。第三,在现有的公务员权利的救济方面,不仅存在渠道少,还存在着对仅有的渠道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在制度建设层面来看:第一,主要表现在公务员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更新问题。第二,我国现存公务员制度是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第三,公务员制度设计过程中,无法摆脱政府固有模式的影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激励机制的建设问题。第四,在我国现有的公务员选拔体系中缺乏了相关制度的保障。从政策执行的层面来看:第一,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难处境。第二,“经济人”对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影响。本文的第三大结构主要就前面所陈述的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体系的架构。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来看:1、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重新界定。2、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来看:1、引入“企业家”管理模式,强调绩效。2、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建设。3、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从政策执行的层面来看:首先需要强调有政策可依,其次则是强调政策执行中的规范性。论文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层面和制度建设层面出发,不仅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中的现状和问题,还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架构新时期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可行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