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患者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意识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但由于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致使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效果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患者及其家属就会觉得医院的医护水平太差,以至于产生言语和行动上的冲突,在此背景下纠纷的产生必然在所难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首先从社会、医方及患方三个方面着手,系统分析了导致医患纠纷的原因;接着对我国传统的医患纠纷调解模式进行分析。纠纷发生后,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运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该方法程序比较复杂,而且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同时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卫生监督与管理部门调解纠纷。由于卫生监督与管理部门和医院属于“父子”关系,难以保持中立性,很容易让患者及其家属怀疑其社会公信力,并且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也比较困难。在此情况下,本文认为,有必要使用第三方调解方式来化解医患矛盾、调处医患纠纷。本文首先对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的三种模式,即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和保险调解进行解释说明并比较。比较后发现,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点,但同时其缺点与不足也非常明显。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选择一种新的调解模式,即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中的人民调解和保险调解相结合,构建“人、保共治模式”。研究发现,“人、保共治模式”才是化解医患矛盾、破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理想选择。“人、保共治”模式具有传统第三方调解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建立健全“人、保共治”的法律法规,推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一支专业化“人、保共治”调解队伍,提高民众对“人、保共治”模式的认识,建立医患纠纷“人、保共治”资金支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