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课程是在河北师范大学加强教师教育的背景下及中学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日益重视的需求下产生的,是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内的一门必修实训类课程。自本课程的开设之始,笔者就参与到课程的研究中,从河北省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开设、教学及需求现状;体育教学技能分类、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本课程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和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和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其他院校设置同类课程提供借鉴。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课程的设计阶段,笔者阅读了数十本有关(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书籍和有关(体育)教学技能、(体育)课程设计及(体育)课程实施的文献,经过梳理后,对体育教学技能概念、分类、训练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了一般意义的概述及体育课程相关理论的概述,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设计了访谈提纲、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基本了解了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现状。设计了专家问卷,确定体育教学技能的分类及本课程训练内容。在课程的实施阶段,笔者与研究生团队全程参与到课程实施与管理中,与学生们一同上课学习,同时也在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课下及时向教师反馈并沟通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协助教师解决问题,保证本课程教学质量。在课程的评价阶段,对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评价并设计了学生评价本课程问卷。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持肯定与支持开设的态度,并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河北省开设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学校不足一半,开设及教学现状存在较大差异,课程教学满意度一般,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需求很高。(2)体育教学技能是体育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已有的基本教学理论、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外显体育教学技能和内隐体育教学技能。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准备,对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等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研究活动。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后续工作,是保证体育课程目标,达到预期体育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3)体育教学技能分为体育教学设计技能、体育教学实施技能、体育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3个一级体育教学技能指标,6个二级体育教学技能指标,27个三级体育教学技能指标,16个四级体育教学技能指标及14个五级体育教学技能指标。(4)设计了本课程方案,构建出“讲—练—评”的教学模式及研究生与本科生(简称研本)互助学习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原则、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进度、课程组织模式及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笔者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中,包括讲授环节实施、实践环节实施和评析环节实施。讲授环节实施主要是对体育教学技能定义、功能、应用要点等的讲授,地点为教室;实践环节实施主要是对讲授环节的体育教学技能进行微格训练,地点为田径场或微格教室;评析环节实施是对微格视频进行评析,地点为教室。(5)本课程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袋,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终结性评价是录一节教学环节完整的15分钟微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就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满意度及需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