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型发展阶段,体育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一环,其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提升社会福利的意义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务院和政府主管部门接连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支持和鼓励体育产业发展。多重因素作用下,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2年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4.7%,在这一背景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形式灵活且功能强大的金融支持工具,理应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助推,但对中国的金融学界和实务界而言,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尚属新鲜事物。2014年下半年,我国才诞生了首个上市公司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相比发达国家,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的几年间,我国将陆续举办2019年男篮世界杯、2022年冬奥会、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可以预见,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将在近期继续保持迅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对现阶段体育产业基金的运作模式及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基金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功能。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概况,梳理了体育产业基金的概念、特点、意义、基金设立与运作的基础理论,继而以一个具体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为案例,分析了该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AHP模型,测算并评估相关投资指标,提出新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分析,论文认为,有限合伙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由于具有限责任和免税地位的特点,是现阶段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最佳组织形式。最常见和最普遍的出资和分配方案是: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用为有限合伙人出资额的2%;在收益分配上,优先返还合伙人本金之后,投资收益的20%分配给普通合伙人,投资收益的80%分配给有限合伙人。其次,联合券商直投构建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以上市公司和券商直投联合成为有限合伙人,在资金端可以增加资金供给的能力;在管理决策端,增加有限合伙人投票权,可以防止单个合伙人投资决策的劣势;在风险控制端,独立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可以对标的进行评级;在退出端,通过券商的辅导以及资源,可以增加项目顺利退出的可能性。最后,以政府和市场为导向构想新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新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出资方分为政府金融平台、政府金融平台加市场金融平台、市场金融平台的模式;管理端以聘用体育行业资深管理专家团队为主,和出资方一起成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会可以设置为9人以上,以2/3通过为标准。投资标的选择以组合投资为主,投资那些具有稳定盈利模式体育服务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