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相关的事件,企业损害劳动者权益、消费者利益、破坏社会信用环境和自然环境等重大事件不断发生。诸多事实说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缺失已经带来了严重后果。它不仅拉大了中国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在经营理念和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距离,而且是许多社会问题的诱发因素,对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等社会和谐问题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认为,作为企业,不仅要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来抓,而且要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层出不穷,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和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研究等等。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时代背景下,现行的以经济责任为起点的财务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一种基于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出发,以企业为中心观察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据此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划分为三大类别即分别体现劳资和谐的指标、政企和谐的指标、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指标。这三个方面指标体系呈现一种圈层结构,从而使本文具有一定的新意。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目的是提出问题和研究意义,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对论文总体作出安排。第二部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总体状况、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研究解决的方法及其效果等。有很多文献资料表明,企业理应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与理想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就我国而言,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员工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都被企业包揽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把这些责任作为包袱给甩了出去;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开始重新认识其功能和责任,企业发展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就总体情况来说,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是缺乏社会责任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三个方面,主要认识不够、企业整体状况不佳等。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用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来概括和总领企业社会责任,笔者认为这三大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核心。这种划分方法和观察视角不同于目前多数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划分,具有一定的新意。本章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该以和谐社会思想内涵为指导,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也应该以企业为中心,或者说,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以企业为中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基于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企业与环境关系的圈层结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围绕这一圈层结构来设置。最后,本章设计了一个案例。第四部分是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制度的建议,在对美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实路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探索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美国企业非常重视社会责任问题,目前美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实践,已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领域。美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来促进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结构来安排。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分析法。本文对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归纳,把企业社会责任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本文还使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都是用来量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此外本文还使用了案例法,用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对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评价。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为两点。首先是研究视角比较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多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据此把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对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以及对环境的责任等等,但本文的研究则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出发,以企业为中心来观察企业社会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这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是指标设计体系比较新颖,多数研究都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设计指标的,本文则是从劳资关系、政企关系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来设计指标体系。但是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没有进行计量研究而是用一个案例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