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问题研究——以天山区幸福路街道北三巷社区为例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在城市处处可见,是一个社会真实存在的实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承载着日常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目前在城市当中各种灾害时有发生,然而社区作为一个城市的基层空间,社区的安全也成为居民关注的话题。  我国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的统一领导下,各个部门分工负责的一种依赖性管理模式。但是这种主要依赖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社区的发展,所以需要转变这种防灾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层强基层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建立社区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层空间,更加需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社区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系统是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主要结构,只有社区将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做的透彻,城市的整个应急系统才可以更加完善,完整。  本文以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问题为基础,通过文献比较法总结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模式,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模式的现状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社区其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选取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北三巷社区作为个例研究对象,目前在对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问题研究都多集中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处置模式研究,而本文将社区作为防灾减灾的应急管理主体进行研究。其次,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本人研究的切入点北三巷社区在2015年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对该社区的针对研究使得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乌鲁木齐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策也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弱势群体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管是中国学术界还是西方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都高度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然而,在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格局中,弱势青少年群体则没有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师质量的提高,实施有效的农村教师培训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农村教师培训需求将为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提供奠基作用。本文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现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
期刊
摘 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指读与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紧密结合,在读的过程中促进写的落实,在写的时候加深读时的感受与理解。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课堂进度相结合,通过较为科学与系统的训练让孩子的读、写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自能读书不待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教育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提出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尤其在音体美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启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