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与教学专家们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建设,并开始了对课堂提问与回答行为的研究。他们希望通过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作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问答的第四个环节(提问→候答→叫答→理答),即“理答”行为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此,目前教师对于理答行为的相关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视。科学的理答行为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还可以给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其中积极探索和获得知识,而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此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本论文选择了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作为研究内容。这项研究历时三个月,从2015年10年到12月;研究对象为长治市长钢小学的三到六年级的四名教师及其230名学生。自此期间,笔者共听了42次课,并从其中随机选择了每个教师的三节课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去了解和探讨小学英语教师课堂的实际理答情况。此前,作者借鉴了项阳对理答行为的分类,改编了观察量表并记录了四名教师的具体理答行为的使用频次;而访谈法被用来了解所选教师对理答行为的内心想法;之后还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教师理答行为的具体应用情况及学生对于这些理答行为的感受。以上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用来解决和回答本论文提出的三个研究问题。1、小学英语教师课堂理答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不同年级的教师理答行为有何差异?若有,是哪些?3、小学英语教师理答行为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总结出每种理答的使用情况,可得知小学英语教师高频次地使用语言性理答。具体而言,他们多数时间使用诊断性理答、激励性理答和有反应理答。关于各个年级应用理答的差别,语言性理答的应用比例随年级的提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非语言性理答的应用比例则随年级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三年级使用最低频次的发展性理答。关于有反应性理答的运用,随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三年级占据最大比例,而六年级则相反。小学英语教师理答行为的优点有:(1)教师认可理答;(2)教师善于对理答行为自我反思;(3)教师具备即兴理答的能力;(4)教师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教师理答行为的缺点和不足包括五点:(1)教师对理答缺乏深刻的理解;(2)各类理答的应用频次有很大差距;(3)教师的理答语言有程式化现象;(4)教师的理答行为深受预设答案的影响;(5)非言语理答行为缺少。最后,作者相应提出了五条合理的建议。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改进:第一,研究的对象应扩大;其次,研究的时间应延长;第三,研究工具需要改进;最后,还应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