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WiFi、第三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等多种无线通信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同时具有多个不同规格的网络接口已经成为常态。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对于高速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此时的互联网正在朝着异构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够同时发挥移动设备多个网络接口的优势,实现多路径并发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随时随地提供给用户满意的网络服务正在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深入分析SCTP协议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特性等,对于基于SCTP协议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方案(SCTP-CMT)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围绕CMT方案在实时流媒体传输场景下的所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研究:(1)当前CMT解决方案在异构网络下面临着发送数据到达接收端时严重乱序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实时流媒体应用的用户体验;(2)当前CMT解决方案中提供的传输策略和重传策略均比较简单,只考虑到单方面网络参数的影响,也没有针对流媒体数据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区分服务,这将严重制约实时流媒体传输性能的提高。(3)当前CMT解决方案的测试和仿真主要基于NS-2、OMNET++等仿真工具,在实时流媒体传输仿真时无法提供直观有效的质量评价,也没有一个基于CMT解决方案的视频评价框架。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首先,针对接收端数据乱序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包达到时间预测的路径选择策略。通过测量网路路径往返时间RTT和可用带宽,实现了可以预测活跃路径上进行数据传输时包到达接收端的时刻,然后在数据传输时合理选择路径进行传输,尽量保证数据到达接收端时能够保持正序。(2)其次结合网络拥塞状况和流媒体数据的帧优先级,给出了基于网络拥塞参数的包传输策略,并采用了一种基于综合参数的重传策略,用以缓解了接收端缓存拥塞问题对于传输性能的影响,提高整个实时流媒体应用的用户体验。最后通过自有评测框架验证了所提出的包传输策略和包重传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设计实现了一个NS-2仿真环境基于MPEG-4视频Trace文件的实时流媒体评价框架。该框架能够重建传输后的视频,不仅可以提供包括PSNR等参数在内的客观的视频质量评价,也可以直接进行主观视频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