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世纪末正式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的功能、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缓解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独立董事制度实行的十几年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事会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独立董事并没有保持良好的独立性。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关键就是要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独立董事行使其监督权的基础,若独立董事丧失了独立性,也就彻底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价值。目前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外部形式主义的独立,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独立,分析其原因主要为独立董事选拔制度的不独立、经济报酬上的不独立、由于一股独大导致职能上的不独立以及在中国这个人情相对比较重要的国家很难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故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作为切入点,阅读大量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的文献,探讨独立董事的内涵,通过研究国内外独立董事的运行效果和在保证独立董事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针对如何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提出一些完善性的建议。第一章描述了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并通过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制度还有待完善。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对独立董事的概念及特征做了详细描述,并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及含义深入的剖析,然后叙述了研究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意义。第三章针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了现状描述并指出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的原因主要包含选任机制、薪酬制度、行权机制、问责评价机制以及精神道德层面等5方面的因素。第四章则研究了美、英、日三国的独立董事现状及各国在提高独立董事独立性方面采取的措施,从中得到可以借鉴的地方。第五章针对第三章所描述的5点原因,结合第四章借鉴国外独立董事的先进之处,提出完善独立董事独立性的4点措施。第六章通过分析中国燃气"天价董事"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的地方,针对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完善独立董事独立性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