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选择性CO2吸附与分离多孔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高的孔隙率、孔表面性质易调、合成相对简单等诸多优点,在气体储存、混合气分离和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但诸多MOFs材料因缺少强的CO2吸附位点,在低压下的CO2吸附容量有限,限制了它作为CO2吸附剂的应用前景。通过后处理的方法对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MOFs进行改性以提高其低压条件下CO2的吸附容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合成的新MOFs材料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他文献
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纳米材料正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磁性纳米材料的探索,使纳米材料在生物标记、生物分子的分离、磁共振成像和药物靶向释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
木犀草素(Luteolin,3,4,5,7-四羟基黄酮)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黄酮,具有抗炎、抗病毒及降低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但作用力较弱。为增强木犀草素的药理活性,本文在综述了黄酮和木犀草素的药理活性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衍生物:系列(Ⅰ)木犀草素金属配合物,系列(Ⅱ)——3,4,7-三氯-5-羟基黄酮及其席夫碱。根据协同效应,即某些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强于单一有效
纳米TiO2具有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且廉价无毒等诸多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成为催化、环境与材料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针对T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