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目的是,在了解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各项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人际适应能力比较差、存在不同程度人际困扰的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探讨以团体辅导形式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具体做法是,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筛选和评价工具,在团体辅导前后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根据前测结果,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4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对照组不做任何辅导。辅导结束后,根据前后测结果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团体辅导结果显示: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检验看,两组被试在青年性格问卷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分测验”的6个量表中的5个量表,即支配性、进取性、社交性、自在性和自承性量表上的均分均呈显著性差异(P<0.001),此外,在“成就能力与智能效率分测验”的精干性量表上的均分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经团体辅导实验后,实验组被试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平均分组间t检验同样呈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实验组被试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低于对照组。从组内比较看,实验组被试团体辅导前后在青年性格问卷中的9个性格变量上得分呈显著性差异,在其中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分测验”的6个变量上的均分全部呈显著性差异;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实验组前后测平均分差异的t检验也呈显著性差异(P<0.001)。 本研究结论为:(1)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不善于表达、缺乏沟通技巧、羞怯、自卑、性格孤僻、冷漠和多疑。(2)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3)笔者所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具有自身特点,如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中增加适当比例相对活跃的成员,人为情境训练与真实情境训练(舞会、郊游、联欢等)相结合,综合运用行为矫正、认知辅导等各种辅导理论与方法等,对提高团体辅导的实效有其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唐长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魏晋南北朝史专家之一,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被公认为代表新中国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三编论集几乎涉及到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所有重要
英国著名作家托玛斯·哈代最伟大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造成小说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原因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将从社会的角度解读
英语被动句是英语的一大语法要点,当英语句子使用主动语态时,施事成为主位得到了突出;而在被动态句子中,受事语作为主位则得到了强调。本文对英语被动句作了简要的描写,并对被动句
《论语》中的智慧,源远流长,细细品读,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很多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不仅就学问方面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做人做事更有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孔子所给与我们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大量信用消费伦理失范现象,信用消费越来越成被人们关注。本文对信用消费失范问题及信用消费伦理的作用
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它来源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并对学校体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本文运用了文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英汉两种语言中语义间的关系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
英语,是联络世界的桥梁。全中国两亿两千七百万中小学生是中国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未来祖国的重任。他们也是英语学习的主力军。 英语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性格、自信心
本文从哲学角度思考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缺点。本文针对硬件、软件、网络和虚拟空间,逐一阐述了作者对它的思考。作者认为信息技术一方面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