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改性羧甲基可德兰自聚集纳米粒用作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人体生理物质脱氧胆酸疏水性修饰可德兰衍生物—羧甲基可德兰合成新型两亲性接枝聚合物用于制备自聚集纳米粒子,以抗肿瘤药表阿霉素为模型药考察载体对药物的负载能力及药物的释放行为: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考察载药纳米粒子的抗瘤效应;利用动物实验考察载体的安全性,从而为抗肿瘤药物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药物载体.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合成了一系列脱氧胆酸修饰的羧甲基可德兰(DCMC),并用电位滴定、FTIR、1H NMR和XRD对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物理特征进行了表征。脱氧胆酸的取代度用紫外光谱仪进行了测定,取代度分别为2.1,3.2,4.1 6.3(%,每一百个羧甲基可德兰糖单元).应用1H NM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散射仪(DLS)、Zeta-电位仪和荧光光谱研究了DCMC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自聚集纳米粒子的物化特性。DCMC偶联物在水中能形成直径为192~347 nm单分散的自聚集纳米粒子,粒径随着脱氧胆酸的取代度的增高而降低。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在蒸馏水中为-60 mV左右,在PBS中为-26~-36 mV,说明带负电荷的羧甲基可德兰分子覆盖于纳米粒子的外壳。DCMC的临界聚集浓度依赖脱氧胆酸的取代度,且在PBS中比蒸馏水中稍微降低,溶液中的电解质及溶液pH值影响到自聚集体的粒径和临界聚集浓度。TEM和SEM说明这些自聚集纳米粒子是球状。采用(NH42SO4梯度法制备了表阿霉素负载的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载药量随着药物和载体比的增高而增加,包封率为61.3~41.6%,TEM显示,载药纳米粒接近球形,表面较空白纳米粒子的表面粗糙,这可能是表阿霉素有一部分吸附于纳米粒子的表面。载药纳米粒子的粒径随着载药量的增高而增加。通过透析方法研究表阿霉素在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中的体外释放行为表明,其释放与释放介质的pH值和载药量有关,pH降低时释放加快,载药量高时释放慢。体外对MCF-7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表明,空白纳米粒子在浓度甚至达100μg/ml也没有抗瘤作用,而载药纳米粒子和游离药物在0.1~10μg /ml范围内都有抗瘤作用,且在1μg/ml时载药纳米粒子的抗瘤效应要强于游离药物。流式细胞仪分析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MCF-7细胞对载药纳米粒子的摄取要大于对游离药物的摄取。体内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空白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没有引起毒副作用,说明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是安全的,载药纳米粒子的体内毒性作用比游离药物小,说明表阿霉素负载于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后可以降低其毒性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DCMC自聚集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制剂的开发。
其他文献
本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综述了蛋白激酶B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PKB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测试,第三部分是1,2,5-三取代-4,5-二氢-1H-咪唑类化合物的固相合
通过几种国内外机床配置对叶片双面榫齿磨削加工的情况比对,指出目前最佳的叶片双面榫齿加工机床配置,并特别介绍了相应机床的结构特征和使用特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用DP1500离线数据采集器对K-4003循环气压缩机进行振动监测,分析出叶轮迷宫密封吹扫气流量小、壳体内设备部件粘附粉料树脂,导致转子动平衡被破坏和部件磨损、轴承间隙大等
医疗纠纷的发生都会给医患双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通过心理干预,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医患双方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把医患双方的生理、心理危险性
综合概述了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设备、工程管理的设计思路和系统应用效果.
一氧化氮与吗啡镇痛作用及其镇痛耐受关系的实验研究 吗啡是目前最常用于严重疼痛和慢性疼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其主要缺点是容易出现镇痛耐受,从而降低长期应用的镇痛效果。
<正> 答:产后关节痛,临床屡见。若产后气血两亏,脏腑虚弱,经脉空虚,风寒乘虚侵入者,常见关节冷痛,得温按稍舒,遍体筋骨酸痛,怯风畏寒,舌苔薄白,脉浮软。治用补气养血,祛风散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武汉市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习动机与兴趣、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式、学习交流、学习评价、学习资源六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从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