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大量出现,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之一。随着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新增国有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国有建设用地的大量闲置已经严重影响了土地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查处闲置国有建设用地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政府先后出台相应法规与条例,以促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但是,由于土地管理制度层面的缺失以及源自土地开发商投机行为等复杂原因,致使闲置土地现象至今难以根治,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顽疾。本文以琼海市闲置国有建设用地调查处置的实践为线索,通过实证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琼海市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处置难点等问题,并以国家政策和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对如何有效预防闲置国有建设土地的形成以及合理处置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本文研究结论为:(1)琼海市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总量较大,且主要分布在全市经济相对较好的嘉积城区和博鳌镇,以住宅与商业用地所占比值最大,而政府对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处理工作较为滞后,后续问题较多。(2)造成琼海市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因素主要有城市规划调整、未严格实施净地供应、政府颁布有关政策影响以及企业缺少开发意识和其自身资金较为缺乏等。(3)琼海市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处理难点主要体现在责任主体的判定较为困难、政府原因导致的闲置土地处理措施效果有限、被法院查封的土地暂时难以处置、无偿收回土地难度大等几个方面。(4)有效解决闲置国有建设用地问题应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以“多规合一”成果完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联席供地制度、坚持日常巡查管理、加强土地供后监管、完善闲置认定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等,同时为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将暂时难以开发的闲置国有建设用地实施临时利用。琼海市闲置国有建设用地的具体案例分析和预防对策建议为本文的研究亮点。通过对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产生原因、处置难点的分析,探索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进一步革新当前土地管理模式,有效缓解闲置土地判定难、处理难和再利用难,预防土地资源出现浪费,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