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螟越冬幼虫抗寒性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2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广泛,国内各蚕区均有发生,山东以临沂、泰安两地发生较重。为准确预测来年的虫口密度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确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其抗寒性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1 桑螟越冬幼虫的死亡率桑螟越冬幼虫的死亡率以枯枝落叶中最高,为87.62%;树缝的阴面和阳面都在75%左右,居中;室内越冬幼虫死亡率最低,为55%。死亡率的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越冬结束时的寒流对桑螟越冬幼虫的死亡率有较大影响。2 越冬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 桑螟越冬幼虫从9月份到翌年4月份的过冷却点分别为-7.16℃、-9.36℃、-11.32℃、-18.38℃、-18.88℃、-19.69℃、-15.46℃、-8.24℃。冰点分别为-5.62℃、-7.46℃、-8.52℃、-9.77℃、-10.74℃、-11.78℃、-9.35℃、-5.44℃。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一致,相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过冷却点比冰点的变化幅度更大。3 越冬幼虫体内含水量的变化采用60℃恒温烘干法测定越冬幼虫体内水分含量。从9月份到翌年4月份,虫体含水率分别为:72.59%、70.03%、68.36%、67.92%、67.57%、66.90%、68.76%、69.79%。表明在越冬期间,越冬幼虫体内含水量与当月的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呈正相关,相对于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4 越冬幼虫体内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从越冬初期到越冬期,桑螟幼虫体内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海藻糖、果糖、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的含量分别上升了53%、66%、52%、28%、21%。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的总量由54.22mg/g上升到78.64mg/g,增加45%。而幼虫血淋巴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同,其中,海藻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的含量分别增加了62%、714.3%、315%、346%。而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分别减少了98%和34%;小分子碳水化合物<WP=7>的总量由36.02mg/g上升到45.89mg/g,上升27.4%。海藻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为桑螟幼虫的重要抗寒物质。5 越冬幼虫体内氨基酸含量变化血淋巴中的丝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5种氨基酸含量随着越冬期的到来而升高,随着越冬结束而降低,越冬前期到越冬期,分别增加了84.75%,783.06%,110.41%,26.07%,23.56%。越冬后期含量分别减少了85.21%,76.42%,51.79%,21.56%,28.4%。虫体中丙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变化也符合这一趋势。 6 越冬幼虫体内甘油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虫体内甘油的含量对桑螟越冬幼虫的抗寒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从越冬初期进入越冬期,虫体内甘油含量由3.85 mg/ml(9月份)上升到10.82 mg/ml(1月份),增加181%;越冬幼虫虫体蛋白质含量由越冬前期(10月份)的33.61%减少到越冬期(1月份)的23.49%;而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由越冬前期(9月份)的3.184 mg/ml上升到越冬期(1月份)的6.089 mg/ml,增加91.23%。虫体和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可能通过某些途径转化,血淋巴中的甘油和蛋白质含量对桑螟幼虫抗寒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7 越冬幼虫体内脂肪含量变化从越冬初期进入越冬期后,越冬幼虫体内游离脂肪由22.51%减少到20.73%,越冬期后,增加到22.39%;在越冬期间幼虫体内的结合脂肪含量由 5.16%上升到8.24%,越冬期后减少到5.81%。8越冬幼虫抗寒物质系统的确定根据越冬期间的生化物质的变化规律认为,桑螟越冬幼虫以“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氨基酸(丝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甘油—蛋白质-结合脂肪”组成抗寒物质系统。9 卵及各龄期幼虫有效积温的测定 分别测定了卵及各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比较直线回归法和最小变异系数法的测定值,认为通过最小变异系数法测定的C和K值更接近于实际,卵期的C和K值分别为8.7℃和88.20日度;幼<WP=8>虫各龄期的C值分别为:8.74℃、10.99℃、9.48℃、9.77℃、10.31℃;K值分别为:37.45日度、26.87日度、39.38日度、40.76日度、48.57日度。整个幼虫期的C和K值分别为9.88℃和192.75日度。
其他文献
糖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酶、激素、抗体、动植物和微生物凝集素、细胞壁结构蛋白等。在植物糖蛋白的相关研究中已发现了糖蛋白与植物抗逆性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以水稻糖蛋白为研究对象也考虑到,水稻作为一种模式植物,有短的生活周期,取材比较容易;并且水稻已成为拟南芥之后又一种有比较完整基因组全序列的植物,所以水稻糖蛋白的纯化将为水稻全糖蛋白的研究带来
  宁夏隆德县属科技欠发达区,过去的水土流失治理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评价当前小流域治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李太平小流域为例,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性
思茅松是云南省主要材、脂兼用树种之一。本文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扦插繁殖途径为思茅松的无性系改良拓宽道路。 以思茅松当年生和三年生实生苗母树的嫩枝和两年生硬枝
中国是沙棘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蕴藏有丰富的遗传资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沙棘属植物研究主要从良种选育、有效营养成分和水土保持效果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沙棘属植物的分类及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由于具有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呈共显性遗传、数量丰富和遍布整个基因组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使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之一。传统的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