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ju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沉重话题,这不仅是因为“三农”所表现出来的触目惊心的现实,还因为它是中国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相互纠缠的结果和体现,因而成了久拖不决的世纪难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协调的根本问题之一。而且,我国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三农”是一个我们永远回避不了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三农”问题也是目前众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对此,关心“三农”的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然而,以往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脱离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樊篱,而罔顾“三农”问题的政治特性。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但直至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成功破解“三农”难题才见曙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或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作为一个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大国,“三农”问题本身就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加之“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单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肯定是不得要领的,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创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可谓切中肯綮。从本质上看,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就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过程。要实现城乡统筹、平等、和谐发展,必须触动传统经济社会的体制根基,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即按照我国的国情,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从学理的角度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一次最为根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灵芝栽培特性与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相结合,筛选灵芝优良菌株,并结合多糖免疫活性,确定其最佳生产方式,以促进灵芝产业发展;并对血芝深层发酵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液
客车空调系统涉及面广、要求高、设计和计算工作量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室环境的舒适性和整车的使用性能。传统的设计过程花费时间长,准确性差,不仅会严重影响新产品的开
本文结合交通部科技攻关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关键技术研究》(2003-319-H01-010),对70m箱梁在预制及简支转连续阶段的线形观测与控制进行研究。介绍了杭州湾大桥海上引桥70m箱
当前,在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发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
在2018 年5 月29 日到6 月2 日举办的第七届东盟音乐周期间,三位音乐学理论家田可文、杨燕迪、宋瑾分别出席高峰论坛与音乐评论比赛的评委,音乐学学者于东盟音乐周中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