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梅兰芳剧团访问苏联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文化交流事件,但至今未有学者进行专门的研究。国外有学者从某一角度或者研究相关问题涉及到了某些方面的探讨。国内学界也越来越重视对该事件的介绍和研究,2015年还召开了纪念梅兰芳1935年访苏演出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然而由于缺乏俄文原始资料的支撑,许多重要的问题,如当时苏联专家对戏曲文化的介绍和分析、观众的接受和评价、对中国戏曲特点的探讨等绝大多数内容没有纳入学者的分析视野,影响到了这一案例的原生及衍生价值的挖掘。笔者亲赴俄罗斯查找到当年报刊上发表的四十余篇报道和文章,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究。1935年梅兰芳访苏有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两国关系背景,也有着双方戏剧艺术发展阶段的需要。访问演出成功的原因包括中国和苏联政府极力促成,梅兰芳等从演出内容和展示技艺等多方面的精心准备,苏联专家对戏曲文化做了比较全面的推介,梅兰芳等也借助于演讲、演出和研讨活动,讲解和展示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两国的新闻媒体为演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戏曲的艺术性和人民性引起了苏联观众的共鸣。这次交流进一步确立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国际地位,影响了世界艺术的发展。梅兰芳访苏还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改善,并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做出了贡献。“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艺术是对外阐释中国价值理念、传达中华历史传统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的一种文化资源。借鉴梅兰芳访苏的经验,今后戏曲艺术对外交流的重点在于展示独特魅力及蕴含的价值理念,做好艺术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注重研究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惯,建立多语种的翻译队伍,培育国家级的品牌和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明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传播能力的演职人员,推动中西戏剧对话向纵深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推广途径和方式,处理好对外宣传中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提炼中国戏曲蕴含的“正能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出“新表述”,正确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戏曲艺术的对外交流定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