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DEA的村镇银行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07403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于推动“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而村镇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对于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服务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近年取得较快扩张的同时,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品牌效应差、支农效力不足以及竞争能力弱等问题。一些理论研究认为,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能够有利于改进其竞争能力,进而能够有助于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国有银行、城商行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但较少有研究关注村镇银行的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合理指标测度银行效率水平以及分析效率影响因素是银行效率研究的基本步骤,而在数据可得性的制约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以湖北省村镇银行作为样本来研究村镇银行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村镇银行的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首先从机构设立、支农效力和等方面回顾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其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外有关银行效率测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SE-DEA方法作为效率测度的方法。在指标体系建立时,选取员工人数、注册资本金、存款总额作为投入指标,以涉农贷款、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然后,基于SE-DEA方法对湖北省村镇银行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就主发起行性质、地区差异等做了初步比较。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村镇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  基于湖北省的.36家样本村镇银行,通过DEA与SE-DEA等方法来测度样本效率水平,文章发现湖北省村镇银行的整体效率水平较高,但个体间的效率水平存在差异,同时国有性质村镇银行的效率均值高于非国有性质,而非贫困地区的效率均值低于贫困地区。对于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外资的介入与高自有资产比率并没有为村镇银行的效率水平提升带来正向效应,而贷款市场份额、存贷比以及设立时间长度与效率水平显著正相关。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选择合适的主发起行与合理的市场定位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支持体系有利于提升村镇银行的效率水平。
其他文献
以外语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并结合本校英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通过教学实践,对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力求“不走寻常路”来提高本校学生的英语成绩。 Ba
期刊